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中共柳州市委《关于制定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5年12月7日中国共产党柳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 2015-12-14   《柳州日报》

内容导航:

    八、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增强龙头城市的发展保障力

    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协同推进,深入推进法治柳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4)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坚持立法先行,建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提高立法质量。加强党对立法工作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建立健全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科学制定立法规划和计划,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性法规。支持和指导三江、融水两个自治县依照法定程序进一步完善自治条例和制定单行条例。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建立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建立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规范,建立立法前评估、立法中评估和立法后评估机制,推进立法精细化。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探索建立对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机制,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35)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规范化、法制化建设,推行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推进依法决策,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建立健全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效果的评估,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和监督一体化平台建设,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提高执法能力。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有效维护公共利益和经济社会秩序。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36)确保司法公正。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提高司法公信力。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建立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进严格司法,落实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的法律制度,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落实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建立健全司法为民长效机制,坚决落实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严格落实强制执行法律法规。落实终审和诉讼终结制度,实行诉访分离,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申诉权利。大力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推进公证机构体制改革,发展公证员队伍,有效缓解“公证难”问题。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始终对司法领域的腐败零容忍。

    37)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引导全民社会活动进入法治轨道,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推进具有柳州特色法治文化建设,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的机制和制度化渠道,依法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会问题。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推动在法治轨道上解决问题。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落实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利益表达、协商沟通、救济救助等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依法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制度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坚持用法治引领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第 1页: 一、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    第 2页: 一、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   
第 3页: 三、全面推进开放强柳,增强龙头城市的发展竞争力    第 4页: 四、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增强龙头城市的发展承载力   
第 5页: 五、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增强龙头城市的发展源动力    第 6页: 六、全面推进绿色发展 ,增强龙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 7页: 七、全面推进共享发展 ,增强龙头城市的发展凝聚力    第 8页: 八、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增强龙头城市的发展保障力   
第 9页: 九、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增强龙头城市的发展支撑力    第 10页: 名词解释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