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关于制定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5年12月7日中国共产党柳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
2015-12-14 《柳州日报》
六、全面推进绿色发展 ,增强龙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发展生态经济为重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丽柳州。
(24)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划定生态红线和用途管制,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科学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建立健全适应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配套政策。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布局建设决策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管护,加快形成以北部三县山区生态林为主体、柳江流域防护林为屏障、自然保护区为支撑的柳州生态安全格局。深入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推进“绿满龙城”造林绿化提升、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国家公园建设,保持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65%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并稳定37%以上。深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推行污染排放指标有偿转让试点,加大节能减排和城乡环卫设施建设和力度,实现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建成电镀工业园,对用煤大户原燃料场实行封闭管理,推进柳化、柳州电厂、新兴糖厂退城进园升级改造。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和环境保护责任追究、环境损害赔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加快花园城市2.0版升级建设,打造以“紫荆花都”为品牌的“缤纷花园之城、灿烂人文之城、绿色生态之城”,努力创建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5)深入推进美丽柳州乡村建设。巩固清洁乡村成果,持续推进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建设,实现农村环境优美、农民生活幸福、乡村和睦安宁。统筹推进村屯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一条道路修到底”“一根管子通到底”“一个网格管到底”“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四个一”工程,着力解决好“最后一公里”建设管理问题。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人居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开展污水垃圾专项治理和土壤环境治理,严格控制重污染工业向农村转移,严防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优化村庄布局,提高村落规划和民居设计水平,科学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广使用农村建房图集,注重乡土特色打造,保护开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 色村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基本实现屯级道路硬化。以培育新型农民、优化家风和文明乡风为重点,扎实推进文明村镇和绿色村屯创建,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
(26)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生活低碳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经济体系。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型建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加快打造区域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构建工业生态产业链。以绿色化、生态化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园区,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新型生态产业园。发展绿色生态循环种养业,实施生态农业畜牧业循环提升工程,促进农业绿色安全、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推进低产林改造,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建设精品示范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服务业,推广绿色产品,提供绿色服务,深入开展绿色生活行动,逐步把绿色消费培育成为新的热点。鼓励社会资本投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重大环境治理领域引入第三方治理,推动城镇环保设施建设运营产业化。立足三柳高速沿线地区的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动优势资源就地转化和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将三柳高速经济带打造成广西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
(27)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坚持节约优先,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强化节能减排降碳指标管理,实施资源利用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降低能源、土地、水、原材料消耗强度,努力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倡导生态文明行为,培育百姓生态意识。加强高耗能行业能耗管控,利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对冶炼、火电等资源型工业进行生态化改造,深度开发水电资源,因地制宜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构建畅通高效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大力推进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建设。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提高用地产出率。严格水资源管理,合理制定水价,推广雨洪资源和再生水利用。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加强柳东新区绿色规划,积极推进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发展绿色建筑。围绕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柳北循环经济产业园“三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对产业存量实施循环化改造、增量进行循环化建设,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第 3页: 三、全面推进开放强柳,增强龙头城市的发展竞争力 第 4页: 四、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增强龙头城市的发展承载力
第 5页: 五、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增强龙头城市的发展源动力 第 6页: 六、全面推进绿色发展 ,增强龙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 7页: 七、全面推进共享发展 ,增强龙头城市的发展凝聚力 第 8页: 八、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增强龙头城市的发展保障力
第 9页: 九、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增强龙头城市的发展支撑力 第 10页: 名词解释
上一篇: 农情之旅生态之约 || 下一篇: 关于《中共柳州市委员会关于制定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