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民生议事,件件督查落实报道之四:
热议“舌尖上的安全”
多部门如何管好食品安全
——监管部门应整合资源建立“无缝隙监督”体系
食物从“农田到餐桌”,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把关,如果某一环节把关不严,就可能导致“问题食品”摆上餐桌。针对如何把好食品安全监控这一问题,一份《关于加强我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建议》政协提案,摆在参加“面对面”活动的柳州市食安办、农业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面前。柳州市政协委员苏少坡等在这份提案提出,市政府应调整归并功能重叠的检验机构,逐步形成食品安全公共检测体系。提案还提出了在全市主要农贸市场和超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各镇街、都建立食品安全检测室、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点,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控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监管难题,从源头上和流通上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柳州市食品安全办公室,一场讨论热烈展开:蔬菜、大米能不能放心吃,柳州人爱吃的米粉和烧卤安不安全,如何让地沟油、毒皮蛋远离餐桌……这是市食安办与柳州市政协委员“面对面”答复提案现场。
完善食品安全管控体系
市民吴先生在我市一家银行工作,由于工作较忙,他的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在外解决。在他看来,粉里吃出异物并不奇怪。前些日子,吴先生到鹅山路吃粉,当他在碗里发现一只苍蝇后,他很“淡定”地夹出后继续吃,可过了一会,他又在碗里发现了第2只苍蝇。吴先生用筷子在碗里翻了一下,竟然还有第3只苍蝇。这次,吴先生再也无法“淡定”,他也不敢去那家粉店就餐了。“苍蝇还是‘看得见’的,很多时候根本无法用肉眼判断吃到嘴里的食物是否真的安全。”吴先生无奈的说道。
“当前,部分从事农产品种植、家禽、海产品养殖及食品加工小作坊存在‘利’字当头,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如果光靠有关部门日常监管,根本无法保证各类食品安全。”苏少波在提案中提出,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有效的监督机制、缺乏构建有效的食品安全管控体系,因此,建议,我市应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管控体系,通过检查手段对基地源头到流通平台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保证市民“餐桌上的安全”。
整合资源化零为整
针对市政协委员的《关于加强我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市食安办召集市农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等9个部门共同研究,并于今年6月26日向苏少波等委员作出了答复。今年内,省区、地市、县(区)各级食品药品监管等多个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进行整合,届时一个完善的食品安全管控体系将建立起来。在机构改革的过渡时期,我市各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仍要各司其职,确保食品安全每一环节“无缝隙监管”。
将建“检验检测中心”
柳州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自治区统一部署,市县两级将建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并在乡镇一级配备快检装备,切实提高食品安全源头防控能力。 目前,柳州市已向自治区推荐柳州食品药品检验所为柳州市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的备选单位,各县也分别推荐了一家检验机构,作为县级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的备选单位,全市还推荐了26个乡镇作为2013年自治区计划装备食品安全快检速测设备的检测单位。
检测“从农田到餐桌”
食安办在活动中介绍了柳州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现状——能够基本满足当前“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监管各环节食品质量安全检查的需要。
据介绍,柳州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中心已通过资质认定的检测项目有76个,该中心正进行升级改造。柳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检验检测系统去年完成提升改造,新设备可以有效检测出超标农药的种类及农药含量。在生猪屠宰环节,今年1至5月,全市没有发现一例含“瘦肉精”的生猪进入定点屠宰场,没有发现病害肉从屠宰场流向市场和餐桌。
近年来,市食安办各成员单位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我市已连续数年未发生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这与市食安办统一协调,各成员单位相互配合密不可分。市农业、水产畜牧部门在种植、养殖环节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关,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点、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等方式,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物“出土出栏”安全;根据食品加工小作坊数量大,且分散在城乡结合部、乡镇集贸市场或农村等特点,市质监部门对小作坊实行备案制度,建立食品加工小作坊层层监管网络;2011年底,市工商部门推行食品经营“一票通”制度,即随货走,实现食品源头可溯、安全可控、去向可查,从而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增加日常抽检、快速检测频次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餐饮服务单位黑名单”制度,将违规经营的餐饮服务单位列入黑名单并公示。
此外,新柳邕农产品批发市场(一期)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完工。该项目旨在打造西南最大的农副产品绿色交易平台,聚物流集散,社会保障、加工配送和价格信息中心为一体,并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可溯防控体系。
为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及时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依法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我市印发了《柳州市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试行)》,市民如果发现跟食品安全有关的违法行为,均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截止到目前,已有2位市民分别举报无证餐饮店和无证小作坊获得奖励。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是食品生产经营和食品安全执法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法杖,我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监管中覆盖食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的检验检测体系,能够基本满足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以及食用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领域质量安全检测的需要。
上一篇: 两会民生议事,件件督查落实报道之五 || 下一篇: 两会民生议事,件件督查落实报道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