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我市上一轮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工作成效综述

群策群力促发展 精准同逐致富梦

  • 2018-05-14   《柳州日报》   记者 廖冠华

内容导航:

在机关企业,他们是各领域的业务好手,带团队、攻难题,是公认的业务骨干;在乡镇村屯,他们是乡村发展的领头羊,发挥智慧引进农业产业、创新合作模式,脚踏实地帮助乡村脱贫致富……

今年4月,我市上一轮选派的313名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1685名驻村工作队员结束了在村屯的工作,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岗位。自201510月至今年4月,这些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深入全市村屯,上接“天线”找项目,下接“地气”聚民心,与乡村群众齐心书写了“农村强、乡村美、村民富”的美好篇章。

挑选精兵强将 夯实组织堡垒

乡村群众脱贫致富,党组织是坚强堡垒,一支思想素质过硬、干事能力突出的“两委”队伍则是打破发展藩篱、突破贫困壁垒的有效力量。

两年来,我市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们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将一大批思想先进、能力突出的乡村能人推选为村党组织书记和“两委”委员,截至2017年我市由能人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占62%以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党组织书记占76%45岁以下的党组织书记占46%

“两委”队伍的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得到优化,党组织堡垒得到夯实,村民的干事热情明显提升。如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镇大新村将致富能人选入“两委”队伍后,村干部带头建立养猪、养牛合作社,帮助40多户贫困村民脱贫致富;柳北区石碑坪镇留休村通过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推动党组织创星升级,凝聚起乡村发展的合力。

培育特色产业 发展集体经济

脱贫攻坚是块“硬骨头”,深入村屯一线的工作队员们就是啃下这块“硬骨头”的中坚力量。

两年来,我市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结合各村屯实际,发展产业项目,创新农业模式,帮助114个贫困村摘帽,121681名贫困人口脱贫。

作为村屯产业发展的设计师和促进师,全市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将培育特色产业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第一抓手,通过土地流转、村民入股等模式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培育了514个特色产业,新成立了374个专业合作社,覆盖贫困户9380户。

同时,我市各贫困村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的指导下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整合市县扶持给每个贫困村的5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资金,通过企业入股、购买固定资产、村企共建等模式发展集体经济,推动全市422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114个脱贫摘帽村全部实现2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收入。

贫困村有了集体经济收入,且这笔集体资金在推动村屯发展上发挥良好作用。如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产口村借助集体经济发展旅游产业项目,不仅推动村屯稻鱼的销售,所得集体经济收入还将用于村屯公共设施建设和改善。

打造宜居环境 提升治理水平

产业兴旺,乡村宜居,村民脱贫致富才会更有动力。 两年来,全市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坚持把改善基础设施列为“强村”的首要任务,积极贯彻落实“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专项活动,身体力行带领村屯群众改厕、改厨、改圈。垃圾治理、道路通行、饮水安全、村屯特色、住房安全、能源利用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供电、通信、公共照明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截至201712月底,全市改厕完成65440户,改厨完成63373户,改圈完成3033户,建设完成47个乡镇片区垃圾中心。贫困地区20户以上自然屯通屯硬化道路共800公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已开工10691户。

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还充分发挥自身和后盾单位的资源优势大力推动乡村民生事业发展,引进医疗义诊队改善乡村医疗环境,借助后盾单位资源引进机械修路修桥。

同时进一步完善党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推动村级组织运行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升村屯科学化治理水平。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