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与罚并存“电驴”拴上缰绳
电动车登记备案后,我市从人性化出发多措并举,采取温情与处罚并存的模式管理电动车,创造了又一成功经验。
往昔——积习难改隐患多
由于电动车管理长期处于无序状态,上牌之初电动车违章现象依然突出。记者就目睹了如下一些乱象。
【镜头一】三中路口,一名女士因将车开上机动车道被交警拦了下来。记者问她是否知道电动车不能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她回答说知道,但是走机动车道方便。当问及这样是否安全时,答曰:“自己开车小心一点就行了,没关系的。”
【镜头二】友谊路口,一辆黑色的电动车载着3米多长(规定不得超出车身0.3米)的钢条,转弯时差点把旁边的电动车刮倒。
据介绍,最常见的两轮电动车违法行为,就是不按车道行驶,原因是电动车驾驶人图方便。有的甚至逆行、闯红灯、超速行驶,这些行为给交通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整治——“二选一”人性执法拴住脱缰“小毛驴”
由于驾驶电动车无需考试领证,驾驶人没有系统学习过交规及安全驾驶常识。要拴住脱缰“小毛驴”,对管理者显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市交警支队支队长谢其托说,要让电动车驾驶人服从管理,就要更多地从他们的角度考虑,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为此,交警部门对一些重要路口的交通标线标识进行了改造,以规范电动车行驶。一是在人行道上增设非机动车道,给电动车腾出空间,实现人车分流,利于安全。二是在一些重要路口设置了“非机动车待行区”,当红灯亮起,电动车可超越斑马线,停到更靠前的白色停止线位置。当绿灯亮起,电动车优先通过,实现了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分流,这也可以说是为电动车提供了一些“特殊待遇”。
其次,针对电动车违法行为的整治,采用教育处罚“二选一”的方式进行。驾驶人愿意接受处罚的,处以20至50元罚款,现场教育后放行;不愿意缴纳罚款的,可选择到辖区大队进行不少于3小时的学习培训教育,增强文明交通参与意识。
据统计,规范管理工作开展一年时间里,交警部门纠正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17301起,暂扣违法两轮电动车4131辆,组织4428人参加学习,使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效果——百姓认可交通秩序改善明显
免费登记备案、温情长效管理,我市开启的电动车管理“柳州模式”,不仅得到了广大电动车驾驶人的认可,也吸引八方注目。
家住城站路的电动车车主张红说:“我觉得电动车有了牌就很安全,平时也会自觉约束驾驶行为,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感觉很好。”
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李学军说:“以前电动车驾驶人对民警的指挥不理不睬,上了牌以后,大都服从民警管理,路口的通行秩序有了明显改善。”
专程率队前来取经的南宁市委副书记李泽说:“柳州的创新之举,破解了电动车管理的困局,经验值得南宁借鉴。”数据更能说明问题。据统计,我市启动电动车管理工作一年中,发生涉及电动车的立案上报交通事故有3起,死亡3人、受伤1人、经济损失110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指数分别下降50%、40%、持平、65%。
(本系列报道完)
上一篇: “12345”荣膺“全国青年文明号” || 下一篇: 把脉献良策创新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