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良言,切中肯綮。5月23日、24日,“中国工程机械技术创新院士(广西)行”活动在柳举办,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率领由11名院士和十多名各领域顶尖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院士专家团,不辞劳苦,四处奔走,作报告、下企业、提建议、解难题,让一朵朵绚丽的智慧之花在龙城大地上尽情绽放,用智力支持柳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真知灼见,支招跨越式发展
院士们心系广西和柳州工业发展,胸怀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积极为广西和柳州经济出谋划策,奉献真知灼见。
在考察座谈中,周济不止一次地叮嘱企业,我国下一步要大力发展制造业,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目前制造业进入一个转折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已刻不容缓。柳州的企业很有特色,创造了很多宝贵的“柳州经验”,要坚持走好结构优化、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的道路。
院士徐滨士在作题为《面向生态文明的再制造工程及应用》的报告时指出,绿色低碳的工程再制造将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技术支撑,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之一。柳州作为工业重镇,保持了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工业发展应该把创新和节能结合起来,绿色应该是柳州和企业首先打好的一张牌。
院士郑皆连表示,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预应力 领域的佼佼者,主打的是中间产品的生产,如果要跟上国际同行步伐,还应紧抓前期的设计及后期的养护服务领域,打造一个链条的生产经营模式。院士项海帆也认为,国内企业能生产出各类产品,但产品的耐久性总是不如国际同行,这和企业本身缺乏质量文化有关。整个行业都应该提高质量观念,精益求精,提高产品质量服务的“耐力”。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发展制造服务业、加强质量控制……院士们的一条条真知灼见将持续发酵,转化为推动柳州发展、推动工程机械发展的不竭动力。
硕果累累,城市企业齐受益
能在家门口,与顶级的技术精英、行业泰斗面对面交流,请教生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瓶颈,柳州的企业家、技术专家们受到的震撼和收获不言而喻。
“2001年院士到欧维姆时,我没有机会和院士近距离交流,12年后能亲自去接待院士,对我来说十分难得。”欧维姆工艺研究所副所长、工程师曾杰说,院士们此次来柳,给整个广西的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都提出了方向性的指导意见。
他们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将为企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市工信委总工程师陆铫也全程参与了活动。这些国内顶级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院士专家,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还将为我市与中国工程院今后的合作打下结实基础。今年,柳州将和中国工程院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中心,将把国内最好的技术人才和最先进的成果引到柳州来,大大促进“柳州智造”战略目标的实现。
对接洽谈,合作共赢话发展
院士专家不光帮企业解决难题,还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在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等领域与企业展开合作。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欧维姆还与院士们签订了《大跨径斜拉桥拉索关键技术突破》《岩土锚固预应力锚索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永磁式电涡流调谐质量组尼器》《工程机械焊接结构件轻量化研究与应用》《再制造项目合作意向书》5个合作项目。
刚刚完成签约的柳工副总裁章二平难掩心中的激动:“再制造是将用到一定程度的机械重新改造,将资源重新加以应用,是绿色技术的重要内容。柳工已列为工程机械再制造试点企业。通过与院士的合作,柳工再制造工作将大大向前推进,将成为柳工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欧维姆副总经理龙跃也表示,提升预应力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是当前企业发展难点,通过与院士的合作,欧维姆将紧跟国际市场和前沿技术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实现在行业内的跨越发展。
上一篇: 关于两轮电动车管理的“柳州经验”系列报道之三 || 下一篇: 严打“两违”不让“两违”有生存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