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举好先锋旗群众念好致富经
永安村第一书记与村民讨论毛木耳种植。
北弓村第一书记和村民一起探讨科学种植。
我市的183名机关干部奔赴183个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进驻183个基层党组织,加强农村基层建设是他们的重要工作。他们带领党员干、做给群众看,夯实了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使党组织真正成了群众的“主心骨”,民心也凝聚了起来。
永安村:“创星升级”把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驻村心得】抓好党建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是第一书记的一个重要工作。来到之后发现,永安村党员队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源头不足。所以我一边积极物色新党员,一边展开对老党员的培训。利用我市在村级党组织中开展“创星升级”活动的契机,收集材料,全面了解村里的情况,为找准村经济发展路子梳理思路,大力发展毛木耳、树冠金银花种植等高效农业。——柳城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副主任、柳城县东泉镇永安村第一书记邱秀芬
【背景呈现】永安村有8个自然屯,738户人家,3077人。耕地面积138公顷,村民的大部分收入依靠外出打工。全村有正式党员24名,今年发展新党员3名。邱秀芬到岗不久,就召开村党支部党员大会,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学习“创星升级”有关活动的要求,布置计划开展的工作,同时开展养殖竹鼠的培训,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两不误。村党支部还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村民声音】“邱书记到村后,很注重加强队伍建设。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辅导等方式,对村干部开展政策法规、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教育。还召开‘七一’建党节座谈会,积极发展新党员,并进行农机技术培训,我们一起抓的‘创星升级’一项项指标看得见摸得着,把党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永安村党支部书记庄隆超满意地说。
村里今年计划硬化雷塘屯、新安屯、窑坪屯的道路,除了扶贫资金外,还需发动村民筹资。预备党员冯继旺参加了筹资动员,“邱书记鼓励我们党员要带头,说服群众支持村里建设。我和其他党员挨家挨户走访,慢慢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现在已经开始施工了。等路修好了,农民的鲜活农产品运出去就方便了。”
北弓村:年轻党员成村子发展的活力因子
【驻村心得】北弓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困难,我想要改变现状,调动党员干部和“能人”的积极性很关键。村子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多在45岁以上,后继乏人,很多党员知识层次低,带领村民致富能力差。为此,我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创新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培训形式上做了一些探索。去柳城走了一趟,让大家找差距、寻点子。和村干部、带头人商量觉得村子靠近北弓水库,而香芋喜水,能扩大种植规模,计划建立6.7公顷香芋连片示范基地,并逐步深加工,培育特色产业。——市农业干部学校副校长、柳江县成团镇北弓村第一书记陈刚
【背景呈现】北弓村距离县城10公里,有8个自然屯,581户,2215人。山多地少,人均收入不足2300元,党员54人。陈刚非常注重年轻党员的培养,做到发展一个,带动一片。同时开展“三培”工程,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党员能人培养成带头人。今年共发展预备党员2名。同时对党员进行党的理论知识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实用技术培训。5月份带领村里17名党员干部到柳城考察食用菌生产,今年还计划开展三到四期培训。
【村民声音】27岁的韦吉项有大专学历,今年被村里发展为党员。“陈书记来了以后,很重视抓年轻党员的培养,我有幸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
党的政策好,农村机会也多了,作为80后,我一定会在村里的各项活动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韦吉项由衷地说。
村委副主任韦波参加了到柳城的考察学习,“柳城的自然条件和我们这差不多,看了以后,找到了差距,对村里的发展有了信心。再根据我们自身的条件,分析优势和劣势,进行了产业调整,这样以后的发展路子就清晰了,农民致富也有希望了。”
上一篇: 我市印发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试行) || 下一篇: “第一书记”出实招为贫困村发展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