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柳州交通 站在高处望风景

  • 2009-06-23   记者 赵伟翔 特约记者 何金权

内容导航:

我市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努力打造内外畅通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改善市民出行条件

    “阳光”普照“偏僻”城区
    在屏山电脑城做生意的王云云每天都到电脑城后门的天山路菜市场买菜,每次他蹲下来买菜时,总听到背后机动车的喇叭声长鸣。他只好挪动身体,让出一个车轮的空间。

    “窑埠这一片很多道路宽度不达6米,乱摆乱卖又严重,买菜高峰期根本就过不了车。”他无奈地说。

    在柳州的另一个“城中村”——白沙村,一个村民小组长曾伤感地跟记者说:“柳州越建越漂亮,但阳光却总照不到我们这个地方。”

    现在,从文惠桥往窑埠方向,一条宽20米的大道正在窑埠古镇中延伸。天山路(屏山大道至蟠龙山气站)和水南路(灯台花苑路口至水南路与天山路交叉口)等路段都将进行大规模改造。这是改善我市城市道路交通的民心工程,是市委、市政府2009年为民办实事之一——“改善市民出行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来仅有6米宽的水南路扩宽后全程将用改性沥青铺设,靠近河边的地方将被辟为壮观的绿化带。如今,破旧不堪的窑埠古镇将在不久后迎来它的重生——打造新的窑埠古镇,是我市今年“十大工程”之一。

    同时,拥有市区最寒酸道路的白沙村,现在,由20米扩宽至34米的白沙路南段已经改造完毕,一条笔直宽阔的白沙路很快将穿过村庄,给那里的交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很显然,我市内环的路网改造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主干道,而是已经深入到城市中最偏僻、最贫穷的角落。这些基础设施工程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方便广大市民交通出行。这些道路的改造,或许还会掀开这两个“城中村”居民生活的新篇章,并让这些区域从此跟上城市发展的快车道。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将达680亿元以上,其中用于交通项目投资将不少于42亿元。

    市委书记陈刚在2月18日召开的项目建设突破年暨发展和改革动员大会上说:“680亿元,这是自治区分解给柳州的任务,但我们不能把它仅仅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而是把它当作是全市360多万人民对美好生活改善的要求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来看待。”

    这正是市民期待的福音。

    路网纵横 “大城”初现
    “要致富,先修路。”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努力打造内外畅通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改善市民出行条件,以提高我市的城市形象和招商引资环境,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我市2009年工作任务中,全面推进城市快速环道,积极拓展对外大交通,全面加快城市进出口道路和中心路网建设,成为我市新一轮的大规模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路网建设上,我市“内外并举”,即完善、提升城市内部路网通行能力和拓展对外交通功能同时进行。

    近年来,双冲大桥、红光大桥、桂柳路、柳太路北段、桐油山隧道、银仔山隧道相继建成。跨江建六桥,竣工二十九路,使长43.7公里的“田”字形内环路及中心主骨架道路全线贯通,五个城市片区连接顺畅,城市中心区交通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兴建了城市东出口、东北出口等6条总长68公里的进出口道路,快速畅通的城市交通路网日渐凸显。

    目前,我市正在加紧打造“一小时经济圈,两小时经济带”。这是加速柳州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环节,首先需要的就是城市快速环道等向外辐射的路网支持。

    扩建雒容至鹿寨一级道路,建设拉堡-进德-新兴一级公路,扩建沙塘-沙埔-柳城一级道路,全力促成柳肇铁路年内开工建设,积极配合自治区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协助做好贵广高速铁路柳州段建设工作,大力推进鹿寨至阳朔、三江至桂林、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建设……像投石效应,柳州路网正围绕着城市中心层层泛开,越泛越大。

    这一系列路网的打造,将有利于柳州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战略,有利于打造我市的工业文明辐射长廊,重塑西南交通枢纽位置,并初步完成特大城市基本构架的打造。

    柳州的交通前景无疑是诱人的。三江至柳州的高速公路是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的一段,建成后,三江及沿途县城至柳州只需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不仅形成柳州的“两小时经济带”,也使柳州每个县城都能通上高速公路。同时,也使柳州又多一条连接北部湾的高速通道。

    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将与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形成对接,可使柳州打通通往广东的快速通道,届时,从柳州到广州的行车时间将缩减到5个小时以内。

    经过扩宽改造的黔桂铁路,把原来从柳州到贵州的14个小时,缩短成5个小时,再加上目前已部分通车的贵广高速铁路和准备修建的柳肇铁路,柳州将重新成为贯穿中国西南及东盟各国的交通枢纽。

    而柳江航道自古就是珠江水域南下广州、香港、南洋的重要水上交通要道,对柳江航道的整治是广西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一部分。在大藤峡水利枢纽建成后,柳江将能通航2000吨级船舶。便宜的水运将大大降低南下出海的柳州钢材、机械等产品的运输成本。

    记者了解到,这一系列工程的完成预计将需要250亿元。重塑柳州在中国西南的交通枢纽地位显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井然有序 和谐宜居
    有人才有“市”,有“市”才有城,人永远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人与城的和谐表象就是井然有序。

    车行有车行道,人行有人行道,各行其道,各司其职就是井然。为“井然”两字,我市的道路正经历着新一轮的阵痛。

    “改善市民出行条件”是今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

    有市民提出,这些道路的改造是否真能改善市民出行条件?从2008年的城市道路改造效果来看,静兰大桥改建完成,柳太路、柳长路南段顺利竣工,西江路口、鱼峰路口下穿通道及北雀路北段改造等一批项目投入使用,确实使屏山大道、城站路等重点路段交通压力得到缓解。

    现在,我市的机动车辆已达53万辆,小轿车更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而且,前往县区的过境车辆,仍然需要经过东环大道、柳太路、城站路、柳石路等市区道路,给市区交通增加了许多压力。如此看来,这些旧路的改造也很难说能长远。但随着城市快速环道的建设分流过境车辆,城市路网改造畅通城市交通,市区交通的压力无疑将会得到较大的缓解。

    当推着婴儿车的老人吴珠芳悠闲地推着车从地下通道前往市中心各个区域,不再担心车流的威胁,当行车路过窑埠的司机不再担心撞对买菜人的后背,当白沙村的村民终于有了停在家门口的公交车,当非机动车和行人不再担心与机动车的“激情”碰撞,当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村民每天都可到柳州“赶集”,当东盟各国的客人来了就不想走……“和谐”两字会涌上每个人的心头。

    柳铁南迁影响了柳州的西南交通枢纽的地位,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了柳州的工业发展,但在最大的危机面前,聪明的柳州人却抓住了最好的机遇,以“开路”为先锋,打造出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城市快速环道、四座跨江大桥、滨江景观大道等“十大工程”给市民呈现的将是“生态文明城市,宜居创业柳州”的前景。这个前景带给市民的将不仅是畅通,还有享受。

    “一旦680亿元的投资任务能够圆满完成,我们的基础就更扎实、发展后劲就更充足,我们的发展就会站到另一个新的起点上。”市长郑俊康的话令人信心满满。

    而就目前来看,柳州这个新的起点,在“路”上。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