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内容导航:
近年来,食字、消字、妆字、卫防字、健用字等非药品冒充药品的行为日益猖獗。这些非药品有的擅自添加药物成分,有的名称与药品通用名称相同或类似,有的在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示中明示或暗示药品疗效,间接或直接地误导老百姓认为其是药品,严重危害了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介绍,全国正在开展非药品专项整治,目前进入调查摸底阶段。
26日,一市民举报,他贴了在东风商场内一家药店购买的“苗老祖”后,出现了过敏症状,于是向市卫生监督所投诉。执法人员来到该药店检查发现,“苗老祖”标示“津卫防保健字323号”却明示“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经查,该药店还有10多种非药品宣传疗效,这些非药品标着“卫消证字”“卫健用字”等字样。还有一种名为“德克癣”的非药品标着“德国马普军事医学科技局”,是否有这个局存在则不得而知。有一种名为“阳立爽”的护理喷剂,批准文号为“卫消证字”,却明示疗效。执法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对销售此喷剂的药店进行了处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向这些非药品标示的发放文号的卫生行政部门发函,以证明这个文号的真实性,如果没有这个文号,则可确定这个非药品是假冒的,这样可依据规定对商家进行查处。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队负责人说,政府热线向该局转告的群众举报80%涉及非药品宣传疗效,依据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保健品应由卫生行政部门监管,广告则由工商部门监管。目前正在进行非药品专项整治,该局将把宣传疗效的非药品情况报告上级部门。
上一篇: 端午节期间龙城市民开展纪念活动见闻 || 下一篇: 我市分析上半年人口计生工作形势部署下半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