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委员风采

访市政协委员、市文化局党委书记李乐年

  • 2008-03-04   记者 叶子

内容导航:

在“乐”与“不乐”之间

    1月7日上午,记者走进市政协委员、市文化局党委书记李乐年的办公室。
                
    此时,他正草拟着《工业文化遗产整理与保护》提案,准备在即将召开的市政协十届三次全会上提交。他说:“柳州工业有历史,清末宣统年间开办的砂糖精制所,首次使用机器生产,已具备近代工业生产意义。这些柳州工业文化的珍贵史料,如不及时发掘整理,就有可能造成遗憾。”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而李委员的心情却是在“乐”与“不乐”之间。

先说说李委员的“乐”
                
    2008年一开年,柳州天气晴朗,这让李乐年的心境豁然亮爽。最快乐的,莫过于年初柳州获取全国“2007年文化遗产日组织奖”的喜讯,如春风扑面;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到我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进行调研,把柳州纳入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国家试点区域,听到这佳讯,能不乐乎?
                
    “文化遗产日组织奖,全国仅有39个单位获奖,柳州是广西的惟一。可见市委、市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度,柳州市民的关注参与度。”对李委员来说,文物工作中有无穷乐趣——2007年,他完成了两个相关的提案。目前,他正为市政协《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前景研究》的课题进行调研和起稿,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他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将进一步促进柳州历史文物宝藏的深入挖掘。他举三江县为例说,柳州是广西民族风情最浓郁的城市,大量的山寨、村落都是物质跟非物质文化的综合体,还有大量的民间文学、各式各样的民间艺术要保护抢救,继承发展,使之成为民族发展的文化产业。这些工作,应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

再说说李乐年的“不乐”
                
    “现在文物保护工作形势不容乐观,全国重点文物被盗,古墓被掘,大型建设项目与文物争地现象越来越严重。柳州近年也处理了几起这类问题,每当在这时,心如刀割。”说到这里,李委员心情沉重。他表示,打算就此再拟个提案,呼吁全社会关注《文物法》,督促有关方面依法共同参与对弥足珍贵的柳州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工作。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