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委员风采

访市政协委员、福建商会会长陈明杰

福建商会会长陈明杰创业背后的故事

  • 2008-03-04   记者 赖隽群

内容导航:

——市政协委员、福建商会会长陈明杰创业背后的故事

 创业格言:想成功,一要看准,二要吃苦。
             
             
        “明理陈情担重任,杰人惠闽展宏图。”这是老市长石琪高给陈明杰题的字。正值中年的陈明杰出生在福建长乐市的农家,现任福建商会会长,手下有环宇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顺意来糖业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等多个实业。“我早上在雒容上班,下午在白云东路上班,晚上在飞鹅二路上班……”


吃地瓜长大


        小时候,我吃地瓜长大,连米饭都没吃过——米都拿去交公粮了。只有做苦力的大哥才能吃和地瓜一起煮的饭。
                
        为了生活,我从小干农活干惯了:看牛、种田、捡猪粪——50公斤猪粪挑七八公里路,才卖得1.5元!我还读书时,就趁礼拜六、礼拜天,去卖料子布、地瓜苗,做大米生意,走近80公里的路,挑近150公斤的米去卖……


做过多行业


        福建人从小头脑中就被灌输生意经,就连亲戚朋友聊天,谈的都是生意。许多人读完初中,便跟父母、朋友一起做生意,或自己创业。我初中毕业后,做过木工,收过废旧,开过小饭馆,进纺织厂打工,卖青菜、海产品,卖一天青菜大概能得15块钱。我把单车的轮胎换成三轮车的轮胎,拉上320公斤花生……那时我想,能有1万元就不错了!
                
        我姐夫是铁匠,手艺活在当时很吃香,父母想让我也当铁匠。我学了半年,最终还是不想呆在家。我表哥开蚊帐厂,我便去湛江卖蚊帐。当时湛江治安不好——一下火车,几乎我的每个口袋都是手,有人在明抢暗偷!蚊帐虽好卖,但总遭“鬼手”换掉我的真钱,我又去南昌卖蚊帐。

 来柳做蛋糕


        经柳州中转去湛江,我见柳州没有福建人做蛋糕卖,而当时福建挺多人都在做蛋糕生意。于是,1986年我和朋友合伙,到柳州做糕点生意。
                
        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一没熟人,二没背景,就靠自己的手混一口饭吃。最早我在城站路菜园屯开店,由于那里卫生条件差,我一直办不到卫生证。再加上人们一时接受不了新产品,一年后,我亏完了几千元本钱。
          
        我不甘心,又回老家借了几千块钱,租下天山路的一间门面,重新装修,开了振兴糕点厂。早上5点起,晚上加班干到11点。虽然只生产纸杯蛋糕、三角奶油蛋糕两种蛋糕,但生意慢慢铺开了。刚开始我踩单车去送早点,甚至骑到柳城、武宣送蛋糕。只要有钱赚,再苦再累我也不觉得,因为这是自己的事业。后来才有了送货工。

跟猪睡2年


        由于我的蛋糕工艺简单,投资少,许多人在学我,竞争者很多。1990年,我把店盘给别人,在家蹲了一年。但也没闲着,一直在寻找商机。当时柳州的服装加工厂多,我又从福建发货卖布。但我想来想去,觉得这不是长久生意。
                
        做蛋糕时我用过梧州麦芽糖,在福建也买过,我发现梧州麦芽糖价格较贵,回乡一打听,我决定也做麦芽糖生意。于是我跟亲戚学制糖工艺,请亲戚去天山路租地,用人工灶熬麦芽糖。一个月后,亲戚回去了,我自己带一家人上阵。
                
        刚开始,我用火力大、价格便宜的花生壳作燃料,去柳江县百朋、三都镇买人家炸花生油剩下的壳,一袋8毛钱。为了多装点,省几毛钱,我用手把花生壳压了又压,“夯实基础”,手都出血了!
        为了不浪费做麦芽糖剩下的渣,我又盖猪栏养猪。没地方住,我一家三口就住在猪栏旁边2年多,睡木条搭的床,旁边是猪,对面也是猪!
                
         后来,我在阳和工业新区雒容工业园建成了顺意来糖业贸易公司,由最开始的一天产量为2吨麦芽糖,到现在的设计能力为每天200吨!这样的产量,在全国也屈指可数。我的麦芽糖供应广西的食品厂、糖果厂,销售到海南、贵州、湖南等地,称得上西南最大的麦芽糖生产厂家!

不苦哪有甜!


        2004年,我又和老乡合伙,为了配合谷埠街商业城的建设,办了环宇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2年后,“环宇”才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生产销售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及水泥预购件。我的混凝土产量在柳州也数一数二。其实对混凝土,建筑商的选择有很多,这就得靠实力、服务、质量来说服人家,再加上我这人喜欢边做生意边交朋友,建筑商对“环宇”的评价都挺好。
                
         前年,我再次和老乡合资办了英皇国际俱乐部,后来又开了一家食品配料公司……可以投资的项目,可能的话,我都会去学,去尝试。有竞争不怕,这样才会更努力!
                
        我对自己的孩子并不溺爱,控制他们的开销,一年只给他们去2次“英皇”。要知道,想成功,一要看准,二要吃苦。现在我是越做越“怕”,因为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运作“链条”的哪一个环节都不能断……
             
         记者手记:没有苦,哪有甜?!陈明杰一路走来一路歌,能吃苦,不断变,善于“钻”,从“没有”的市场需求中找到“有”的市场供应。正因为有了前面吃苦的铺垫,他才会有后面的顺和甜,才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