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黄健清”这名字,也许认识他的读者不算多,不过,要是提起华侨大厦、怡鑫园、三星园、怡华名都、华清园、桂中花园·君庭、桂中花园·王座、现代SOHO等建筑物、小区楼盘,说“知道”的柳州人就不少了。开发这些楼盘的就是柳州华侨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而黄健清则是该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及董事长。不过,他现在还是广西区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市商会副会长、城中区商会会长……
○别人说起房产商都觉得很风光,其实他们是只见强盗吃肉、不见强盗挨打
○我的自我评价是:工作狂、办事很认真、很正直、遵纪守法
○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家中有病人、门前有债主。我们曾捧着金饭碗过穷日子
○一个好商人,和十个人做生意能让十人都赚钱,与别人做生意后都能成为朋友
○老百姓买房是把毕生的积蓄都交给我们,所以我们起房子一定要注重质量
采访黄健清之前,记者曾有顾虑:是不是房地产开发商都有些“背景”或都有些“不方便”说的东西?
“您是怎么‘发家’的?方便说吗?”记者试探着问。
“别人说起房地产开发商都觉得很风光,其实他们是只见强盗吃肉不见强盗挨打,我这个‘外方人’能够发展到今天,并没有后台,我靠的是自己奋斗,当然也靠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假如没好的大环境,个人有再大的能耐也没办法……”
就这样,记者和黄健清聊了起来。
受刺激,儿时有个“房屋”梦
记:您这个“外方人”是怎么样和房地产开发搭上界的呢?
黄:我是河南信阳人,1953年随父母来到柳州,5个兄弟姐妹一家八口人都靠父母维持生计。但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只有一个羊皮箱,父亲在教育部门上班,母亲开个糖烟店,生活挺困难的。记得从小家里都是租别人房子住,而且是小阁楼——连站都站不起来的那种。
记:这段经历对你的影响很大吗?
黄:受气,受房东的气。小时候有件事情让我很受刺激: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在街上看人家卖小鸭,到傍晚还有五六只卖不掉,那人见我喜欢就送给了我。我很高兴拿回家养,放学就抓蚜虫、喂菜饭,很快就养到一斤多重。可是有一天我放学挖蚜虫回来后,那几只鸭子却不见了,找了半天才发现被一个水盆压死了,我伤心地哭了。母亲忍不住大声骂:“哪个缺德鬼压死了鸭子!”这时,房东才出来说:“房子是我的,是给人住,不许养鸭子!”
我听后,更加伤心地流泪,同时立志日后有钱一定要买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可以随便养鸡养鸭的房子。
1978年起了栋自己的房子
记:你后来走的路都是因为这个梦想吗?
黄:我是上个世纪60年末参加工作的,当了两年小学老师后,到鱼峰机械厂做供销,这为日后经商打下了基础。
参加工作后就很想拥有自己的房子,攒了点钱后就到处找土地起房子。1978年,终于在市一中对面的山坡上找到了起房子的地方。我请了一个多月的假,用车拉材料包括装卸、运输全是我自己干的,花了几个月时间,房子终于起好了,有两百多平方米。
记:花了多少钱?
黄:就花了1000多元,我自己有几百积蓄,其他是兄弟姐妹凑的,请农民起房子的工钱是每平方米8元。起好毛坯房就搬进去住了,那房子现在还留着。
畅游商海捞到“第一桶金”
记:经商要有个好的起点。您的“第一桶金”是怎样得到的?
黄:1978年盖好自己的房子后,我调到广西商校干了几年,在商校白手起家办了个服装加工厂,机器、布料都是赊来的,很赚钱。帮公家赚的钱多了,我眼红了,就决定自己出来单干。
于是,我辞职出来自己开了个“大桥服装厂”,因为租的是大桥园艺厂的仓库。也是赊设备和布料,做的是腈纶秋衣裤,我招了200多个工人,生意非常红火,来要货的客车子排成长队,出多少货拉走多少,都不够卖。我做的服装叫“莲花牌”,仅次于柳州针织总厂的“花篮牌”。一直做到1984年,“第一桶金”就这样进来。
"斗胆”建起了华侨大厦
记:您是怎样和房开扯上关系的呢?
黄:第一次当房开老板其实很狼狈,纯属“无知者无畏”。
1993年,成立柳州华侨房开公司,这是柳州第一个私人的房开公司。1994年开始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华侨大厦。当时,朋友拿着红线图,原有十个股东准备合伙开发,每人约定出200万元,就有两千万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只剩我和总经理张涛两人,手上只有300万元。
华侨大厦刚开始计划起8层,接着又想起10层,设计院却说还是起12层划算,后来设计师又说12层与15层的地基是一样的,结果就决定起15层了。起栋这么的高楼需要6000多万元,于是,我就靠个人的信誉到处借钱,银行的、亲友的,全家的房产全拿去抵押,只要能借的都借了。一年零八个月后,大厦起好了,结果这个工程因为质量好还获得了全国的建筑行业大奖“鲁班奖”,一直到目前,还是柳州住宅唯一获得这个奖项的。
8年中,捧着金饭碗过穷日子
记:大厦起好了,也获奖了,应该很开心吧?
黄:房开,说起来很传奇,做起来很艰难,我们的大楼起好后,更大麻烦还在后头呢:那时,看上去我们是挺风光的,但却碰到了全国房地产低迷的时期。当时我们卖门面卖了800多万元,写字楼卖了900多万元,加上投入的300万元,还欠5000万元的债。之后房子再也卖不掉了,就天天被人追债。
见房子卖不掉,我们开始全部出租,头一年亏本,第二年开始赢利,赢利后,第一是纳税,二是还利息,三是还债,债主见有钱来,就不追。
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家中有病人,门前有债主。为了还债,8年时间里,我和张涛都是每人每月开支1000元。我们就这样捧着金饭碗过穷日子。
记:什么时候才重新起步呢?
黄:一直到2002年,见柳州的房地产行业发展很快,许多比我们晚成立的公司都在一个个地开放楼盘,我们着急了。于是,就决定把评估值1.2亿元的楼房以4000多万元的贱价卖掉,只留下一层做公司办公用,拿到钱后,还了2000多万元债务,还剩1000多万元,用作启动资金重新开始。我们建的第一个住宅楼盘就是位于曙光路的“怡鑫苑”。
起房子不要留下骂名
记:近年来,有的开发商的名声似乎不太好,被投诉的不少。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黄:我觉得应该做个有责任感的房开商,因为老百姓买房是把毕生的积蓄都交给我们,不少人还需要借贷花未来的钱,所以我们所起的房子一定要注重质量,很多人一辈子就买一次房子,假如我们起的房子有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对买房人的伤害是很大的。
记:你们公司成立早,但开发的量不是很大,这是为什么?
黄:我们公司在柳州做的确实不算大不算多,但因为做的很认真,重质量,都力求做成精品,所以已经开发的产品从没被投诉过,物业管理也是一流。业主很满意,无投诉。
记:在商言商,经商就是为了赚钱,您怎样看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说法?
黄:我非常看重名声,职业名声,那种为了赚钱而不顾别人的,最终还是害人害己。一个好商人,和十个人做生意能让十个人都赚钱,与别人做生意后能成为朋友才算成功。
依法纳税是责任,也是义务,从2003年开始,我们公司每年税收过1000万,今年我的几个公司共纳税将超过5000万元。
钱是为人服务的,钱成了包袱就没意思了。
赚钱不忘回报社会
记:近年来您和您的公司做了不少捐资助学的善事吧?
黄:赚了钱回报社会是我们应该做的。2002年我们在三江捐助了一个女童班,小学毕业后接了14个学生到柳州读书,后来在融安也捐助了一个班,今年在三江又捐助了一个初中班。
记:您怎样评价自己?
黄:我的自我评价是:工作狂,办事很认真,很正直,遵纪守法。
上一篇: 从货运部“托”出物流公司—访翁氏八达物流公司董事长翁克顺 || 下一篇: 访市政协委员、福建商会会长陈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