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民生议事,件件督查落实报道之一:
公共自行车租赁国庆节前运营
——我市目前已有43个站点安装了公共自行车系统终端服务机
近年来,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国北京、杭州等50多个大城市开始实施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实践表明,发展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在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居民出行上确实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节省能耗、减少碳排放,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在今年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林少明、覃洪涛等针对我市目前的交通情况及未来的城市发展趋向,就此提出《设立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完善交通优化环境》的提案并获得立案。目前,经过全面施工,我市率先在全区推行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首批1300辆公共自行车将有望于今年国庆节投入运营,届时市民将可以享受到这一民生工程带来的便利。
委员“完善交通优化环境”提案起泡
我市是一个多桥少坡、南北长型呈“U”字半岛的城市,平时整体交通顺畅,但一到交通高峰期,桥挤路窄的情况就相当突出了。随着我市构建特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加剧。如何缓解这个问题?
林少明等政协委员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了《设立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完善交通优化环境》提案并获得立案。在提案中,就我市发展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借鉴其他城市的做法,提出了“政府引导、公司运作、政策保障、社会参与”“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其中还包括一小时内免费使用,超过1小时按时段收费等7条建议,建议尽快发展柳州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
林少明等委员在提案中还指出:由于我市整个城市道路走向清晰,平缓少坡,非常适合推广公共自行车,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补充,在同城短区间非机动载人设备,自行车价廉、便捷、健身、环保、节能的特点尤为突出,它作为城市公共资源的一部分,能有效缓解城市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它能与公交系统进行衔接,实现公共交通“点对点”的服务。
如果在我市发展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将会是缓解“出行难”、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举措。通过吸引市民改变出行方式,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减缓交通压力,还可以提倡低碳生活,绿色环保,减少废气污染,节约道路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让柳州的碧水蓝天更加明亮。
市交通局在答复该提案时称,推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柳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十分必要,将有利于优化片区交通组织,有利于改善群众绿色出行条件,有利于推进低碳交通发展。
首批1300辆自行车 国庆节前可以运营
我市在全区率先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各站点目前正在紧张安装,截至昨天,我市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47个站点中,已有43个站点安装了公共自行车系统终端服务机,在23个站点安装了锁止器,有8个站点进行了调试,预计国庆节前可正式投入运营。
“人流密度量大的地方,就会多设点。”项目业主单位市建投公司资产部魏经理说,我市公共自行车租赁首期设点47个,分布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和河东片区。首期投放自行车1300辆,其中1000量被投放到47个点,每个点布20辆左右,余下300辆作为备用。目前工作人员正在抓紧安装,所购置的1300辆自行车也将在近期运抵我市。
届时12-60周岁,身高145cm以上,只要符合条件的市民均可办卡租用,享受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带来的便利。按规定,收费方式将实行阶梯式收费。即1小时之内免费;超过1小时不足2小时收费1元;超过2小时不足3小时收费2元;3小时以上每小时收费3元。
政协委员林少明觉得,我市在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目前提供的自行车数量和租赁点少,辐射范围小,自行车的日常管理和保养都将面临很多的问题,他期待相关部门,在今后的布点规划上更趋科学合理,在各个社区、商场、公交站设置自行车换乘站。将公共辐射面延伸到社区街道。
针对前期新闻报道引发的一些热议,如“投放1000多辆自行车,就要投资1500万元是不是有点贵?”等问题,林少明认为,虽然这么算有失偏颇,也不合理,但至少在传递着这么一个信号,公众希望在项目的推行上,相关部门在规划点的选取上在车型的选择上进行公示,让公众参与,在项目的建设招投标上能够更加公开透明。
上一篇: 两会民生议事,件件督查落实报道之二 || 下一篇: 市林业局集中办理“林业建设”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