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加强“柳州鱼峰歌圩”品牌建设 推动歌仙刘三姐文化旅游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提出,要推动刘三姐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刘三姐文化从“地方记忆”转化为“世界流量”,实现“柳州鱼峰歌圩”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双向突破。
《报告》显示,《关于加强“柳州鱼峰歌圩”品牌建设 推动歌仙刘三姐文化旅游的议案》确立一年多来,市政府及相关单位认真组织议案的实施,歌仙刘三姐文化展示中心顺利建成,完成鱼峰公园观光区、活动区、休憩区、健身区等功能分区;建立“柳州鱼峰歌圩”山歌人才库,搭建“云上歌圩”平台,培育百万粉丝博主超30名,目前自治区级、柳州市级“鱼峰歌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人,“柳州山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报告》还指出部分县区及部门对刘三姐文化资源价值存在重属地管理轻整体联动、重短期活动轻长期规划、重流量经济轻文化传承等问题。
《报告》针对视察中发现的问题,精准提出意见建议。《报告》指出,加强“柳州鱼峰歌圩”品牌建设,推动歌仙刘三姐文化旅游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的具体实践,要在工作规划上有战略思考、大局观念,推动相关工作列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并在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中详细列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在工作统筹上形成合力,用山歌唱响民族团结曲,讲好柳州民族文化故事。要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品质,在空间规划上要构建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让网红歌手实现“流量转化不扰民”、传承人实现“活态传承原生态”;在管理效能上,通过“技术防控+管理升级+公众参与”的综合治理模式,切实解决鱼峰公园噪声大、路乱占、摊乱摆、线乱拉等难点和堵点问题;在文化展示上,不断调整和优化歌仙刘三姐文化展示中心的展陈内容和方式。此外,《报告》还就强化人才培养、扩大宣传半径等提出具体意见建议。
上一篇: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柳州市机动车停车条例》执法检查 || 下一篇: 二○二五年柳州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