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历史建筑确定和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工作顺利完成
共同保护 传承历史
内容导航: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对我市来说尤为重要。7日下午,柳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暨柳州市第五批历史建筑确定新闻发布会在文昌会议中心召开,会上介绍了柳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历史建筑的发掘和公布情况。
我市于2017年初开始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工作,在日前第二批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公布的4个历史文化街区中,我市曙光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东门历史文化街区顺利入选,至此,我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工作顺利完成。
据了解,东门历史文化街区主要包括曙光东路两侧进深15米至60米(含东门全部),立新路两侧进深10米至50米,曙光东路与罗池路、立新路、柳江路相接的局部路段及两侧建筑,保护范围20.28公顷。曙光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主要包括中山西路、红光大桥、柳江及小南路围合的区域,保护范围18.24公顷。
“2013年8月至今,我市先后公布了五批共64处历史建筑。”市规划局局长李继昭表示,此次公布的我市第五批历史建筑,包括民居类建筑5处、祠堂类建筑3处、公共建筑4处、基础设施类建筑1处。这些建筑建成时间大都超过40年,建筑风格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特点,不少建筑本身还承载着较深厚的人文历史内涵,是我市发掘城市文化内涵、增强文化底蕴不可多得的历史实物载体。
下一步,我市在继续加大管理和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努力发动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参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共同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提供可持续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