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柳州市探索创新人才机制体制激活城市“智慧引擎”系列报道之一

种好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

  • 2018-07-17   《柳州日报》   记者 李广西 廖冠华 张婷婷

内容导航:

715日,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博士曾定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看了7月初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的新闻后激动不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的“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更是让他信心大增。

其实,与博士曾定元同感的还有在柳州工作的成千上万各类专业技术型人才。据统计,目前我市人才总量已达74.29万人!最引人注目的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9.21万人,技能人才3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22万人),农村实用人才14万人。全市拥有博士167人、柳州市拔尖人才571人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523人。

这对于拥有375万人口、工业力量蓬勃发展的柳州来说,意味着每5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专业技术型人才。

这些人才是怎么来的?他们为柳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哪些贡献?柳州吸引人才的城市魅力在哪里?记者为此进行了系列采访。

引才——为外来人才创造提升空间

想要引得凤凰栖,这梧桐树得有自己的“金字招牌”。

今年5月初,《广西日报》《柳州日报》等党报均用了三个整版刊登由市委人才领导小组发布的2018年度柳州市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目录的公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公告的发布,在当时的全国人才大战中显现了柳州的独特魅力。由于正值毕业就业高峰季,一时间“到柳州看看”成为高校毕业生及高层次人才的热门话题,各招聘单位接到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咨询电话,市人民医院、柳铁中心医院等一批单位成功与一批高校博士、硕士等达成就业意向。

市委组织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我市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市之基础,夯实‘一把手’抓人才的格局,树立‘一盘棋’抓人才的理念,坚持‘一张图’抓人才的思路,从顶层设计上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引培结合,创新载体,以高端人才为引领激活城市‘智慧引擎’。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目前拥有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级优秀专家等高层次人才过千人。”

411日,来柳学子参加人才推介会。(图片由市委组织部提供)

让天下英才为我所用,这是我市人才工作中核心内容。

为此,我市持续开展了“优秀人才接触柳州”计划、“外国专家柳州行”“双百人才服务柳州”等靶向和柔性引才措施,为高层次人才落户柳州奠定了丰厚的沃土,衍生了一个又一个人才与柳州深度结缘的故事。

市轨道交通集团副总经理李积栋从北京来柳已有半年,他告诉记者:“当初作为随中组部博士顾问团来柳的博士,我此前对柳州这座城市并不熟悉。来到柳州后,就被柳州的城市面貌和工作环境所吸引。”

来到市轨道交通集团后,他没想到竟让他分管战略发展与资本运作,从疑惑到感动,李积栋只用了2个月就完成了角色转换。他说:“来到这里,我能感受到柳州市对我的重视和信任,从事本职领域固然有优势,但转换领域后,我的视野变宽了,如果以后再回本职领域从事研究,从大局把握上更有领悟。”

广西科技大学博士梁程华说,他2011年通过“优秀人才接触柳州”活动了解并扎根柳州。当年在法国留学归国后,从事汽车电子研究的他一直想到一个汽车产业底蕴深厚的城市发展。在了解到我市开展“优秀人才接触柳州”计划后主动报了名,与近千名博士、硕士深入参观了解了柳州。为此,梁程华对我市汽车城建设充满信心,毅然留在了柳州并在广西科技大学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借助高校平台和我市对人才培育的优秀政策,梁程华有了到广西汽车集团挂职的机会,并与多个企业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服务机制,并从纯学术型的研究逐渐转变为应用型的研究。“待遇留人固然重要,但平台成长对研究人员来说更是不可或缺。在这两个方面,我们学校和柳州市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近年来我市多渠道搭建的引才入柳载体,在为柳州引才育才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国外专家柳州行’等项目共邀请1600余人次高层次人才来柳开展科研攻关,指导项目发展1300多个。‘优秀人才接触柳州计划’等活动共有1113名硕士以上优秀人才来柳参观,1604人次与我市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

育才——让本土人才更好服务柳州

既要为引入的人才拓展发展领域,更要为本土人才的技能提升提供发展空间。

65日至8日,我市在市委党校举办“2018年柳州市高层次专家国情区情市情研修班”,来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学员张征说,虽然自己多次被评为拔尖人才,但参加这样的研修班还是第一次,收获不小,对以后的工作有极大帮助。

近年来,我市结合现有人才层次、学历及从事行业领域的实际特点,打造人才小高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智力扶贫“四个平台”,实施柳州市人才小高地提升工程,优秀青年人才出国培养,建设柳州职教园,出台《柳州市拔尖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对口联系贫困县企事业单位实施办法(试行)》等系列制度文件,从平台搭建、政策激励、提升服务等方面发力,推动本土人才更好服务柳州发展。

市第十三批拔尖人才、柳城县甘蔗研究中心高级农艺师卢文祥的成才经历有力地印证了我市推动本土技能人才发展的决心。卢文祥从事农作物繁育研究工作已有30多年,刚开始只是从事杂交水稻育种工作,后来被当时甘蔗研究中心的老专家看中开始进行甘蔗繁育工作。卢文祥进到研究中心后,党委政府给予他充分的施展空间,让他挑大梁进行甘蔗品种的繁育。卢文祥不负众望,十多年来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最终研究出了出糖率、适应性都比“占了半壁江山”的台湾品种好的桂柳05136号。

卢文祥满心感慨:“没有市里和县里的大力支持,就不会有现在的桂柳05136号。”

“引得进,还得留得住。本土的人才培育机制就是留人的最好‘法宝’。”作为我市引进且大力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曾定元深有感触。他是湖南人,本科毕业后就来柳从事医疗领域工作。其间得到支持和机遇完成了硕士、博士学业。博士毕业时,也曾有一线大城市给他抛来了橄榄枝,但他还是回到了柳州。对回柳的选择,他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万米跑道你弯着腰不一定跑得快,千米跑道给你足够的动力和空间也可以飞得更高。他说:“柳州,就是能让我飞得更高的一个平台。心在柳州扎了根,人必定也在柳州扎下根。”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