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柳州三产跑出“加速度”

增速创五年新高 领跑全市经济

  • 2018-05-08   《柳州日报》   记者 粟桂利

内容导航:

成绩单是我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说明书:今年以来,我市第三产业发展活力持续释放,两位数的三产增速继续保持,一季度11.6%的增速创下5年新高。补短板、优化结构、重实干,助推我市三产连续3年跑赢GDP,跑出“加速度”。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有效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活力、扩大有效需求、培育新增长点,为全市经济向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三产收获“开门红”,各项指标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实现增加值244.9亿元,同比增长11.6%,刷新自2014年以来的增速纪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95亿元,同比增长11.3%

  “推动高质量发展,三产要不断转换动能,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作为三产的主管部门,市商务委主动谋篇布局,奋力赶超。市商务委运行分析科室的负责人表示,调结构、转换动能的效果,从“十二五”期末起开始显现。

相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三产的表现抢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继续上升,对GDP的贡献率逼近了60%

一季度三产成绩单也集中体现了四个亮点。

服务业八大行业结构逐渐优化。现代服务业的两个代表——营利性服务业和金融业的比重增加,占三产增加值比重分别是25.4%18.2%。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2.2亿元,同比增长28.2%,拉动三产增长5.3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4.47亿元,同比增长5.4%,拉动增长1.3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3.68亿元,同比增长11.9%,拉动增长1.4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整体持续活跃,对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126家限额以上汽车销售企业中,80家企业销售实现了正增长。传统零售业继续保持回暖态势,百货类、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类商品销售额攀升。

新兴服务业快速成长。我市互联网经济、平台经济等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在“电商柳州”工程的强势推动下,我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768.36万件,同比增长45.4%;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59.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26个百分点。

服务业企业经营收入稳定增长。全市182家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4.52亿元,同比增长38.4%。其中,广西糖网、广西超跃建筑公司、广西通盛融资租赁公司等营业收入前10名的企业,占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的68%,同比增长45.6%,拉动增长29.7个百分点。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