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巡视反馈意见扎实推进整改工作”系列报道之五
执纪问责 永远在路上
内容导航:
闻过即改,压实责任,务求实效。自6月27日自治区党委第一巡视组进行巡视反馈以来,市委把落实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全市一件大事来抓实抓好,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巡视反馈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28日,全市立即召开了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研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郑俊康亲自挂帅担任组长的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确保巡视整改工作组织领导有力、推进有序。
各县区、各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业认真对照巡视反馈意见,逐条梳理、细化分解23项108条具体整改任务措施。
市纪委副书记、市整改办常务副主任黄坚告诉记者,在整改过程中,全市各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明确职责任务、压紧压实责任,坚决把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到位。真正做到了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坚决整改。明确整改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完成一件,销号一件。在整改过程中决不允许出现“走过场”和“半拉子工程”;扭紧重点,精准发力,聚焦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严肃问责,深整实改,确保向自治区党委交上一份优秀的整改答卷。
记者从市整改办了解到,自整改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核查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273件,立案17件;以巡视整改为契机,以整改促发展、倒逼深化改革,强化建章立制,期间共制定或修订新的制度规定89项。
针对落实“两个责任”有偏差的问题,市纪委制定了柳州市落实“两个责任”履职纪实记录本和全市领导干部《廉政档案》,探索建立履职尽责“个性化清单”,以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针对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市纪委制定2017年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措施,成立7个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专项工作督导组,由市纪委领导带队深入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开展督导。
两个月时间里,各县区、各部门整改见了实效,做到真整实改。为展现整改成果,推广整改经验,《柳州日报》、柳州市广播电视台开设了《落实巡视整改反馈意见扎实推进整改工作》专栏报道,为全市上下落实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