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局推进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改革试点出硕果
让“无形资产”变“有形资金”
内容导航:
一个个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以及成长性商标通过“银政企”合作,便可化作“黄金万两”;一家家企业经过筑牢资金链,大步踏上健康发展路。11月30日,我市举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银企签约仪式,“志光”“香尊”“顺帆”“酸王”“升禾环保”“鑫恒晶”6件商标成为我市首批以商标质押融资方式与银行签订合作协议的商标,让企业商标的“无形资产”变成“有形资金”的梦想得以实现。据悉,当天6家企业与柳州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柳州分行签约总金额达2600万元。
过去,我市企业使用商标质押贷款需到北京办理。现在,在柳州本地便能顺利实现,大大降低了登记成本,缩短了登记时间。”市工商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7日,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批复同意我市成为全国25个新设立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受理点之一,这是全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受理点。7月1日,我市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受理点正式对外办公。据悉,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是一项推动我市企业良性发展的有利举措。其对企业而言,便于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对银行而言,利于拓展信贷业务;对政府而言,有助于促进品牌建设。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市获得国家工商总局信任背后都有哪些始末根由?
市工商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约21.28万户,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程中,各类市场主体亟待扩大融资方式和规模。为此,我市领会国家工商总局贯彻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部署,全面启动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改革工作的意图,并决定抓住新设立25个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受理点这个机遇,凭借全国46个商标战略示范城市之一,各项指标位居全区前列等优势“硬条件”,争取到设置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受理点。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商标强柳”战略,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的工作思路,大力培育自主品牌,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引导和扶持企业争创驰(著)名商标。目前,我市累计注册商标9595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9件,在广西排名第一;广西著名商标115件,位居广西前列。另外,我市每万户市场主体拥有商标451件,平均每22个市场主体拥有一件有效注册商标。众多商标中,还涌现了“柳工”“两面针”“花红”“金嗓子”“五菱”“双英汽配”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工业产品商标,“宝骏”商标的驰名商标培育和申报审定工作力争在今年内完成。这些有利条件都为我市深化商标战略,提升商标质押融资潜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政府工作报告》已将培育一批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和优势品牌,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确定为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目标任务之一。下一步,我市在开展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工作时,将立足柳州实际,加大银行、企业、政府等多个部门协调力度,简化审批手续,减少行政成本,使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运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