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快推进“法治柳州”建设步伐

加——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五年工作回顾(下)

  • 2016-10-09   《柳州日报》   记者闫友明

内容导航:

抢抓机遇,稳妥推进。

    五年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把立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推动,认真谋划,稳妥推进,地方立法工作实现新起步;五年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市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积极推动人大代表履好职。

关键词: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在推动立法工作时,始终体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始终围绕“立法质量”这个轴心转动。

    2014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常委会在深刻学习领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建章立制搭建机构、组织开展业务培训等措施,积极推进行使地方立法权的各项筹备工作。

    201581日,我市正式行使地方立法权后,常委会积极稳妥推进地方立法工作有序展开:协助市委召开我市第一次立法工作会议,对立法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聘请37人作为我市地方立法专家顾问,建立立法咨询专家库;先后与广西师范大学、市委党校就地方立法达成合作,创建我市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启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工作,逐步拓宽公众立法参与渠道。

    常委会成立市立法条例起草小组,历时4个多月完成了我市第一部地方性法规——《柳州市立法条例》起草工作。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柳州市地方立法条例》今年419日起正式实施,为我市开展地方立法提供法律依据,也为实现我市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推动“法治柳州”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2016年,常委会把承载着我市“绿肺”重要生态功能的莲花山片区保护列入立法计划。为制定好我市第一部实体性法规,常委会通过深入莲花山地区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论证会、评审会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公开征集意见建议,委托立法基地进行专项论证,全力推进《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草案)》的立法。整个立法阶段共召开各类会议40余场次,开展调研活动10次,历经部门起草、市人大常委会三次会议的审议,现已完成立法程序,提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关键词:服务——保障履职发挥作用

    五年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不断提升服务,为代表履职提供保障。

    常委会高度重视市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不断加强意见建议督办力度,制定出台《柳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议案工作规则》,在办理代表建议过程中,要求承办部门“一把手”负总责,进一步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量。五年来,代表共提出建议714件,已全部办结并答复。代表对建议办理情况满意708件,满意度达到99.2%

    代表之家是闭会期间代表开展各项履职活动的平台。在常委会的持续推进下,2015年,全市1085个代表之家全面建成,实现“全覆盖”目标。五年来,各级代表之家共接待群众53980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713件,涌现出“百聊汇”“代表接待群众”“代表述职评议”等工作模式,更好地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密切了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高度肯定。

    为了进一步推动代表之家规范化运行,常委会在2015年组织召开全市人大代表之家经验交流会,通过现场展示、经验交流,对代表之家建设运行情况进行总结交流,不断提升各社区(行政村)代表之家运行实效,为基层代表在闭会期间充分利用人大代表之家发挥职能作用。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