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将创新落实民政系列政策和项目实现目标任务
救助解困政策兜底惠民利民
内容导航:
精准识别救助对象 ,把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100%纳入救助范围,一户不漏;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要100%清退 ,一户不进……日前召开的全市社会救助工作会议明确指出 ,年内 ,我市民政系统要坚持“干字当头、谋字当先 、责字当前”,以精准帮扶为抓手 ,创新落实系列政策和项目 ,力争实现“医疗救助解困一批 、低保政策兜底一批”的目标任务。
今年 ,全市民政系统围绕“三三二九”发展新思路谋篇布局。以建设创新 、法治 、服务“三大民政”为主线,以深化养老服务 、社会组织管理 、社区治理“三项改革”为重点 ,以开展标准化建设年 、精准救助年“两项活动”为保障 ,着力提升“九项能力”,让困难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
数据显示 ,我市城乡低保去年共支出2.54亿元,发放临时救助742.50万元 ,医疗救助支出5064.3万元,新建 、续建项目共460个 ,基本民生保障兜底有力 ,民政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提高。在此基础上 ,“十三五”开局之年,市民政局将把握民政转型发展新机遇 ,在推动社会救助工作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社区治理改革 、民生项目建设等方面继续发力。深入做好社会救助精准识别 、临时救助、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等工作。继续为市区困难群众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扎实开展倒房重建 、冬令春荒救助 、灾害应急救助 、农房保险 、救灾基础设施等关乎民生的各项救灾工作,继续为北部三县25.6 万户居民住房统一购买保险。
同时 ,我市将以桂北休闲旅游养生养老产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养老服务品牌 ,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投入1000万元资金 ,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力争到2016年底 ,为政府帮扶已签约对象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率达80%。
输了血 ,还要会造血。年内 ,我市将着重强化城乡基层组织自治和服务功能。具体做法 是 ,以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依托,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管理 ,加大对社会组织开展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扶持力度 ,强化社工队伍建设。逐步将婚姻情感咨询工作延伸至村(社区) ,扎实做好对农村“三留守”人员的关爱服务工作,落实殡葬惠民政策 ,推行绿色殡葬理念 ,积极谋划和落实一批便民 、利民 、惠民项目。全力推进已开工的军供大厦 、公益性公墓 、河东老人公寓 、市老年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的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