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我市2015年高考成绩再创新高解码之三

奏响教育改革“最强音”

  • 2015-07-10   《柳州日报》   记者 梁莎莎、陆晓艺

内容导航:

    新常态、新课改 、新气象,这一连串的“新”注定了我市教育工作要掀开新的一页。

    今年的高考是广西进入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也是对全区各市新课改后教育质量的一次大检阅。把难点做成亮点,我市今年奏响了教育改革的“最强音”:高考成绩再创新高,一本二本专科上线人数及上线率取得实质性突破,标志着我市高中教育继续在全区处于领先水平。

    改革,是近年来我市教育经久不衰的“热词”。面对新课改带来的“个性化”“选择性”的特征,我市在育人模式、用人方法 、管理方式等方面转型创新,深化改革。自2012年开展新课改以来,我市先后组织三批学校管理人员到海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山东省培训学习,吸收课改先行地区的改革创新经验,并努力使经验本土化。不仅如此,我市还请外地专家前来指导课改,以专题报告的形式,解决我市各校在推进课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为推进课改工作扫清障碍。

    敢为先,善为新。加强教学研究,聚焦课堂,在重点问题上推进 、改进,我市教育亮点频现。为给教育带来新活力,我市成立了柳州市学科中心组,依托各高中样本校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以学科为单位,以教研员为核心,深入教学一线,研究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此外,我市还组织了大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先后邀请了上海、广州 、天津等课改先行地区的专家和一线教师来柳作专题报告 、同课异构,面对面交流探讨;学科中心组也数十次组织深入学校课堂观课调研,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改革欲推,观念先行。在构建校本教研体系 、提高教研时效性上,我市教育则是通过狠抓三课来落实。通过集体备课,提升校本教研能力,集中整合大家的智慧,使教学设计更具有针对性;通过公开课交流,开展教学研究,及时会诊各学科的课堂教学,通过学科中心组的评课指导,有效改进学科教学。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为载体,以教学问题为切入点,开展教学问题的研究,使课题研究本土化,把教研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狠抓课程改革,关键在于推动改革的主体力量——教师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和革故鼎新的决心。我市已在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无论是翻转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导图激发学生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热情,还是全面改革课堂教学,形成独具特色的“新课堂教学模式”,都有力地推动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三年下来,我市的教学改革取得丰硕的回报,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 、创新和深化的教育实践过程,任重而道远。今年,我市教育改革的热度也将持续下去,朝着课程设置更规范、课程推进更均衡 、课程实施更有效 、办学更有特色的目标迈进。

(本系列报道完)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