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关于促进柳州经济稳增长的实施意见》解读之九

优化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 2015-07-06   《柳州日报》   记者 兰天

内容导航: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的发展环境、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思路将相应发生深刻变化,调结构强素质、转方式促增长、抓改革增活力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对此,我市《关于促进柳州经济稳增长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扶持农业生产”纳入力促“稳增长”的“39条”中。近日,记者从市农业部门了解到,今年我市要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入手,确保全市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均增长5%以上,农民从农业获得的收入增长8%以上。

深入调整优化六大产业

    《意见》提出,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十大工程”,加快发展水果、桑蚕、蔬菜等优质高效特色产业,着力确保粮食、茶叶稳定,大力推进“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解读】“今年我市把农业生产的重点放在积极调结构、转方式,努力促进全市农业经济稳定增长上。”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以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十大工程”为抓手,促进优质高效农业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导农业产业结构深入调整,力争六大产业实现“两增三稳一保”。

    水果、桑蚕、粮食、蔬菜、茶叶、甘蔗是我市农业生产六大产业。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我市计划新增果园面积15万亩,总面积达到100万亩,产量新增10万吨,达到80万吨,重点抓好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控工作。新增桑园面积2万亩,总面积达到52万亩,蚕茧产量新增2000吨,达到5.2万吨,以促进水果、桑蚕较快增长;粮食播种面积248万亩,产量84万吨;蔬菜面积141万亩,产量199万吨;茶叶面积20.5万亩,产量1.3万吨,保障粮食、蔬菜、茶叶稳定。重点抓好“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力保甘蔗面积达到135万亩,产量450万吨。

    由于我市把农业生产列为促进“稳增长”的重点工作之一,扶持力度加大、措施得当,加之今年光温条件较好,水果物候期及桑树、蔬菜等作物长势优于去年。目前,我市农业六大产业呈“三增两稳一减”格局,农业经济总体保持稳中有升态势。

示范带动延长产业链条

    《意见》提出,大力创建11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重点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推广生态循环模式,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逐步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探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解读】我市去年5月开始启动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工作以来,下发了创建实施意见。各县区及柳东新区都选定了建设地点和主导产业。其中,主导产业中各县以收获型农业为主,涵盖了全市果、桑、茶、菜、蔗等主要产业,各城区则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成为推动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村改革发展的突破口,能让更多农民通过创建工作脱贫致富,带动城乡共同发展。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每个县区创建一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重点确保鹿寨县查比现代精品葡萄示范区成为自治区(核心)示范区,力争三江县布央现代茶叶示范区成为自治区级示范区,争取有3个示范区达到市级示范区标准并通过验收。今年安排市财政资金1亿元,用于各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扶持及农业贷款担保等,目前第一批已下达,资金总额6000万元。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和基础,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事关农村社会稳定。据了解,我市现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含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监测系统。目前,市、县、乡三级都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部门),市县两级均成立了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全市900多个行政村聘任食品安全协管员。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通过省级实验室资质认定复评,获得批准的检测项目达94项,检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