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我市出台人均收入倍增计划

  • 2013-11-06   《柳州日报》   记者 廖婧 实习生 范桢

内容导航:

力争提前达到2020年全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

   争取到2018年甚至2015年,我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达到38220元!日前,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柳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增计划》(以下简称《倍增计划》)提出了这一目标。据了解,2020年全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为38220元(2010年可比价)。为了提前实现这一目标,我市将推出一系列举措,由多个部门分工实施。

结构优化工程  工资性收入增长

   要顺利实现城镇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必须加快推动柳州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升企业利润空间,扩大财税总量,保证居民工资性增长的可持续性。《倍增计划》由此提出了由市工信委、发改委、市人社局牵头实施的“产业结构优化增效工程”,加快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做大做强做优工业促增收。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至2020年,力争汽车整车生产能力突破300万辆,建成华南地区钢材精品基地,机械产业工业总产值超1500亿元,化工产业总产值450亿元,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工业总产值450亿元,传统产业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技术领先的规模企业。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和重大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重点建设广西柳州汽车城,力争2020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4500亿元。至2020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9000亿元以上。

   扩大与改善就业促增收。积极扩大就业容量。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实提升消费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性(含家庭服务业)。力争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00亿元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0%以上。力争每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6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保障提升工程  转移性收入增长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它调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水平,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的公平分配。《倍增计划》由此提出由市人社局、民政局、发改委、财政局等牵头实施的“社会保障提升工程”,加快居民转移性收入增长。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增收。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到2020年,力争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力争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6万人,医疗保险覆盖率不低于98%

   加大社会事业投入促增收。加快构建覆盖城镇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城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健全各类助学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成覆盖城镇、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降低居民文化消费成本,逐步将困难职工、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性住房供应范围。

创业富民工程  经营性收入增长

   全民创业正随着相关政策环境的放宽而成为热潮,我市也推出系列举措帮助创业者们致富增收。《倍增计划》由此提出由市商务委、工商局、科技局等牵头实施的“自主创业富民工程”,加快居民经营性收入增长。

   优化政策环境扶持自主创业促增收。营造平等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服务和促进我市民间投资和自主创业健康发展。放宽市场准入,公开透明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和个体工商户创办企业。

   完善服务体系鼓励自主创业促增收。建立健全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创业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政府奖补机制,加大创业投资风险补偿力度,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体系。

   繁荣消费市场刺激自主创业促增收。着力打造节假日和新型新兴消费热点,优化消费环境,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结构的转变。每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15%以上。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