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帽合村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阶段性报告公布

  • 2012-05-14   《柳州日报》   记者 闫友明

内容导航:

多种自然因素引发灾害

专家建议:塌陷危险区内房屋不能居住和从事生产、教学等活动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510日柳南区帽合村发生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社会各界一直在关注。经过“5·10”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专家组多次科学周密的勘查,昨天,正式向社会公布了这起地质灾害的阶段性报告,认定本次岩溶地面塌陷是由于塌陷区下伏岩溶发育、覆盖土层有土洞和软弱土体以及地下水位波动影响引起的一起自然因素的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

   专家组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雷明堂以及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柳州地质环境监测站等多名知名权威专家组成。

   阶段性报告认为,本次塌陷重点变形区范围目前为40000平方米,初步划定危险区范围85000平方米,影响人口1700多人,其中常住人口500多人。目前,地面塌陷还没有稳定,塌陷和地面开裂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但再次发生大范围岩溶地面塌陷的可能性不大。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继续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应急调查,提供应急技术服务。

   报告建议柳州市政府委托有资质的勘查单位开展塌陷区勘查工作,进一步查明岩溶和土洞发育情况,为塌陷治理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建议在勘察工作未结束、结论未出来前,已划定的塌陷危险区内的房屋不能居住人员和从事生产、教学等活动,勘察成果出来后,再根据其结论确定下一步治理方案。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