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花常艳国防驻心间
驻地学校老师在教官兵吹奏乐器。
厨师进军营培训军地两用人才。
“柳州如此重视双拥共建工作,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的荣誉,当之无愧!”今年2月29日上午,我市党、政、军领导及全市各界代表和驻柳部队官兵共1万余人,冒雨聚集在市民广场举行庆祝大会。现场彩旗飘扬,锣鼓喧天。这一隆重热烈的场景,恰好被从江西省井冈山市来我市旅游的10名游客看到,他们为此连声赞叹。
军民共建写大爱,国防教育奏高歌。
长期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与驻柳各部队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双拥模范城”成果和“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使双拥之花常艳,让国防永驻心间,谱写出一曲曲水乳交融、血浓于水的动人乐章……
高歌拥军曲 四季不停歇
去年4月13日17时许,空军航空兵某部飞行员在训练时跳伞后身受重伤。市委、市政府指示市人民医院调集最精干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使飞行员脱离生命危险。事后,空军副政委王晓龙专程来到我市慰问和感谢,并向我市赠送写有“壮乡亲人情深似海蓝天长城永固如山”大字的锦旗。
这是我市多年来诸多拥军感人故事之一。
人民军队人民爱。长期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站在国防建设的高度,坚持把支援部队建设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部署;把支持部队建设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一计划;把双拥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岗位责任目标,统一考核;把全民国防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统一实施。先后投入1.5亿元支援部队建设。全市各级部门和广大群众也四季不停歇,高歌拥军曲,长年开展科技、智力、文化及法律拥军活动,有效促进了部队建设。
拳拳爱民心 浓浓鱼水情
城中区小南路后街3号的居民洪柳丽、柳北区北雀路新江小区五栋1单元1楼的低保户陈志堂,对2009年7月5日那场20年一遇、最高洪峰水位达89.64米的洪水袭来时为他们搬家,洪水退去后又及时清淤的解放军仍记忆犹新,“解放军好!”成了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危急险难处,总见军旗红。在龙城,处处都是驻柳官兵第二故乡铸丰碑、无私奉献唱双拥的见证。
驻地是我家,人民是亲人!长期以来,驻柳各部队主动发挥生力军作用,支持驻地建设。仅2008年以来,就先后出动官兵6万多人次,车辆1.5万多台次,抢运救灾物资13338吨,转移救治地方群众4000余人,并投入40多万个劳动日支援柳州防洪堤等地方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还赈灾捐款1300多万元,救助失学儿童1000多人次。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军民齐努力 双拥谱新曲
身着军装的官兵和市民一道,手持扫帚、铁锹,在龙城街头、居民小区打扫卫生,是市民常见的情景。
如今,龙城军民携手、军民同创活动随处可见,谱写着一曲曲新时期军民共建的欢歌。
近几年来,我市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结合起来,把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双拥共建工作:100余个部队单位与村、屯结为军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子,30余所学校和驻地部队共建平安校园,军民还共建双拥示范街,共建双拥医疗基地和团队精神培训基地,共建双拥列车、双拥公交线,共建文明社区。全市有100对军(警)民共建对子被自治区评为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824对被评为市级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
抓国防教育 固钢铁长城
开放半年,就迎来150万余观众!这组来自柳州军事博物园的数字,是我市常年开展国防教育的缩影。
近几年来,我市把国防教育纳入全市先进文化建设,长期坚持,全民参与,务求实效,有效推动全民国防意识的提高。
——定机制,保障国防教育。市领导每年坚持过军事日,通过参观、体验、听报告,牢固树立“经济发展不忘国防建设、安居乐业不失国防观念”思想。我市还把领导干部、学生、企业员工、民兵预备役人员作为国防教育重点,增强了国防教育针对性。
——建阵地,做活国防教育。建立和完善了25个双拥国防教育基地,通过走访、参观、军训、上国防教育课等形式,强化全民责任意识和国防观念。近两年来,各国防教育基地参加活动和接受教育的人数达20万人次。
——搞创新,促进国防教育。利用国防教育日、学生军训、“八一”建军节等时机开展国防教育,先后举办文艺演出100余场,发放宣传单10万多份。各级部门还积极探索国防教育新路子,并结合年度征兵开展群众性国防教育,成效明显。近几年来,我市每年征兵报名数均高出应征数的8倍以上,每年都按质按量完成征兵任务,多次被国防部、广州军区和自治区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军民联欢,其乐融融。
上一篇: 市委组织部就竞岗选优工作发布新闻 || 下一篇: 我市部署新一轮领导职位公开竞争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