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30日《广西日报》在一版刊发了题为《“柳州制造”扬广西汽车产业之威》的长篇通讯,报道了柳州汽车产业砥砺前行40余年,从“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阔步转型,跻身中国汽车制造五强城市之列,进而成为全国汽车生产示范基地和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的成功经验。本报摘转如下:风云际会览精粹,群贤毕至话产经。12月8日,新落成的柳州国际会展中心将迎来四海宾朋,首届中国-东盟(柳州)汽车、工程机械及零部件博览会将在此隆重举行。数以百计的国内外优秀汽车机械及零部件企业,将携手走上一座通往成功与合作的友谊之桥。
柳州汽车工业绽放灼灼异彩
汽车工业可谓“制造业的王冠”。从蹒跚起步试制成功首辆“柳江”牌130型样车、结束广西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到去年广西首台中级轿车宝骏630在上汽通用五菱正式下线,柳州汽车产业砥砺前行40余年,从“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阔步转型,整车与零部件产业齐头并进。
柳州同时拥有上汽、一汽、东风、中国重汽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基地,这在全国目前绝无仅有。
该市现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450多家,资产总额578亿元,从业人员6.6万人。柳州已跻身中国汽车制造5强城市之列,拥有全国汽车生产示范基地和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等殊荣。
近年来,柳州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汽车产业成为该市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已超过40%。今年1-10月,全市汽车产量累计完成113.8万辆,全年目标争取达140万辆。
走向自贸区谋求共赢促发展
面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带来的历史机遇,凭借天然的区位优势和强大的产业基础,柳州市汽车及机械等支柱产业企业审时度势,加快布局东盟,不断拓展国际市场。
柳州企业纷纷看好东盟市场。
柳工、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等重点企业,针对东盟各国制定了不同的“走出去”计划,布局设点,稳步推进,甚至借道东盟,放眼四海。目前,柳州已有10多家企业在东盟国家成立驻外机构。
今年1-10月,柳州市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稳步增长,完成出口额1.4亿美元,同比增长48%,其中对东盟的出口额占全市此项出口总额的40%左右,柳州已成为我国进入东盟汽车产品市场的“桥头堡”。
高端平台助推产业新跨越
利用柳州汽车、工程机械产业优势及其与东盟国家的地缘优势,
为中国和东盟汽车、工程机械产业双向投资和贸易合作提供平台—— —此乃中国-东盟(柳州)汽车、工程机械及零部件博览会筹办之初衷。
作为柳州国际性展会的开山之作,本届博览会规模宏大,参展厂商及品牌众多,设室内标准展位达400个,室内特装空地近4000平方米,室外展区超过6000平方米。
目前报名参展的国内外企业达274家,分别来自印尼、泰国、越南3个东盟国家以及全国24个省区。全国12个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均有企业同台亮相。展览展示、高端论坛及采购洽谈,是本次博览会的三大亮点。
从2012年起,该博览会将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性分会址,每年10月举办。
上一篇: “潜力”正在变成“支柱” || 下一篇: “中国·柳州”全国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