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服务体系惠泽城乡
走进新建的市博物馆可以参观到6万多件馆藏文物,步入重建的柳州文庙能感受到孔子文化的厚重,徜徉碧波荡漾的柳江岸边,愉悦于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上多姿多彩的唱响……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修葺一新的柳侯祠,临江展开的军博园等等,现已成为柳州这座文化名城最为璀璨夺目的城市文化地标。每逢节假日,这里总是精彩纷呈,艺味飘香,群众乐于其中,文趣盎然。
市文化局局长李丽珍表示,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断加大,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公共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服务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文化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势头。
文化服务从简单到多元
“十一五”期,我市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从而进入民生为本的“服务创新发展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群文活动的繁荣,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公益性、均等性、便捷性日趋完善,使之成为柳州城乡和谐、社会安定的一大支撑点。我市的群文活动,已从“唱唱跳跳”的一般性文化活动组织,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转型升级,从满足人民群众由简单的读书、看报到文化欣赏、文化创作的多元文化权益。
按照我市建设“文化柳州”工作思路,市、县文化部门近几年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知识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及社区图书馆、社区艺术培训中心和农村“小康文化示范户”建设,做好城区图书馆、文化馆的建设工作,把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需求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社区(街道)文化服务网络。
同时,我市还加强对已建县区、乡镇、村文化站共享工程基层节点的检查指导,强化共享工程节点的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的服务作用。公共图书馆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市图书馆连续四届获得“国家一级图书馆”称号,2010年又被评为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并率先安装完成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部分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成为广西第一个上网提供服务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和广西第一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
我市公共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对促进社会公平、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要让群众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而且还要让群众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提高生活品位。
这几年,我市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社区文化体育节、“八桂群星奖”、“柳江之夏”、“龙城金秋”、元宵花灯、农民艺术节、2011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等系列活动异常活跃,而这些活动已成为我市群众喜闻乐见的品牌性文化。
其中,每年一届的“柳江之夏”活动在五年间举办演出及各类活动100多场,参与人员及观众达到60余万人,促进了我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至2010年底,各类业余文艺团队已由原来的876支发展到1026支,人数近万人,评为自治区优秀村屯文艺队18支,市级优秀村屯文艺队83支,小康文化示范户109家,41户被授予自治区级农村“小康文化示范户”荣誉称号,成为基层文化的主力军。
除此之外,我市城区每年组织40场以上、各县组织60场以上广场文化活动,极大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这些活动充分证明了我市服务和繁荣群众文化所取得的成效。
基层文化阵地不断强大
近年来,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工作全面到位,基层文化阵地不断强大。
——开展广泛的文化下乡活动,以“基层服务号”、“2131”放映活动、文化科技“三下乡”等主题活动为重点,送书刊、送电影、送农科信息、送文艺表演到各县区、社区和乡镇、村屯。期间,全市每年组织文化下基层不少于12次,送书下基层320次,共104833册,放映电影30005场,送戏下乡200余 场。
——充分发挥“和谐文化服务行”带动作用,基层文化空前活跃。我市以刘三姐大舞台为主阵地,积极开展“周周演”活动,吸引了各城区250多支文艺队共1500人积极踊跃参演,共演出29场,为8万余市民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各县利用广场等活动场地,将“周周演、月月比、季季赛、年年奖”等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共416支文艺队参加,演出3000余场,观众达200万人次。
——积极培训农村、社区基层文化骨干,文化队伍服务水平大大提升。我市平均每年投入约30万元,结合“文化致富”工程,针对县(区)开办各类公益性文艺培训班(会)50余次,培训人数3000余人。
——抓住机遇,鼓励和指导县(区)争创先进。我市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下县(区)进行指导,推选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和项目建设参加自治区文化厅开展的评先、试点工作。各县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为契机,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2009年鹿寨县成功获“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实现我市全国文化先进县零的突破。
值得称道的是,五年间,我市文化市场安全健康有序,文化市场依法行政工作没有发生一起违规、违法行政投诉事件。
上一篇: 陈刚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昨天审议通过了有关议题 || 下一篇: “十一五”以来我市加强文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一:硬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