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十一五”以来我市加强文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一:硬件篇

  • 2011-10-14   《柳州日报》   记者 段红梅

内容导航:

——公共文化阳光洒遍龙城

   101日晚的“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异彩纷呈,由央视台柱朱军和朱迅主持的2011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开幕式晚会盛大上演。

   这场演出,也是“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自去年7月启用后承担的第270场表演任务。

   这个江中景观大舞台,目前已接待中外观众130万人次,成为百里柳江上一颗名副其实的明珠。

   其实它还只是我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今日龙城大地,各类舞台上歌舞翩跹,博物馆里人流如织,社区图书室里书籍报刊琳琅满目……近年来,我市各级文化部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陆续投入使用一大批高标准的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文化的阳光洒遍龙城大地。

   公共文化设施遍及城乡——滋润百姓生活

   【百姓感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苗语电影,看书就去农家书屋,有空就去文化广场打打球,现在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乡岑碑屯苗寨的陈阿伯高兴地说。

   【全景图】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柳州”工作思路,市、县文化部门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构建以中心城市为主干、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文化设施网络,完善县市、社区和乡镇村文化设施体系。突出抓好基层文化馆(站)、图书馆、广播电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集中建设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形成了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数字见证】“十一五”期间,新建成达标乡镇文化站(含共享工程乡镇基层分中心)77个、村级公共服务   中心39个、城区图书馆4个、10个县区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697个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44个社区文化点,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社区(街道)文化服务网络。至2010年底,全市252个社区已建成89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柳北区建园社区、柳南区利民社区、五菱社区和宏都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鱼峰区江滨文化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同时,加强对已建县区、乡镇、村文化站共享工程基层节点的检查指导,强化共享工程节点的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的服务作用。

   【画外音】2009年,电视剧《刘三姐》的音乐主创们来柳采风时,听到“山歌王”们幽默生动的演唱,感叹柳州这片土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这足以说明我市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产生的威力。

   地标性文化设施多涌现——编织文化地图

   【百姓感受】家住城中区斜阳路景霞丽园的李艳丽喜欢到柳江边散步:“如今柳江上多了一颗‘明珠’,加上文庙、军事博物园、工业博物馆等,越来越多的文化设施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关键词:水上大舞台柳州文庙军事博物园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水上大舞台。“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在“百里柳江”中格外引人入胜。从动工到落成仅用了110天,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上浮动舞台。市委书记陈刚称赞其是柳州城市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可立足长远、持续发展的“文化工程”,可作为我市的“文化航母”凌波远航,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柳州文化独具禀赋的品位与精妙。

   ★柳州文庙。文庙建在柳江南岸的蟠龙山与灯台山之间,西连蟠龙山瀑布广场,东为待修建的窑埠古街,整个建筑群由棂星门、泮桥、大成门、大成殿、厚德明伦堂、崇圣堂、文昌塔等组成,与周边的蟠龙双塔、王氏山房、“天山万里”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迹一起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工程于2009109日奠基,20103月正式开工建设,2010928日交付使用,2010年国庆节前后多达100万游客朝拜先哲孔子。如今的文庙,已经成为龙城耀眼的文化地标。

   ★军事博物园。猎潜艇、坦克、加农炮、军用飞机……531日才开馆迎客的军事博物园各类大型军事装备一应俱全。这是一个集纳有海、陆、空等兵种的武器装备和军用设备的博物园,是广西唯一具有军事题材的博物园,已经被命名为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

   ★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正在建设的“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将大剧院“变身”为柳江东岸上两条充满生机的“飞鱼”,将以刘三姐演艺大剧院为龙头,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歌舞娱乐场所、文化酒廊等,打造成为集大剧院、音乐厅、影视厅、KTV包厢、小型视听综合厅、录音棚及休闲健身会所、酒吧餐饮等时尚娱乐功能为一体的柳州风情“百老汇”,成为广西首屈一指的高端大型文化娱乐场所。

   此外,“柳州工业博物馆”“白莲洞古人类遗址博物馆”“文化主题公园”项目也都在按计划积极推进中,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画外音】“十大文化建设工程”的推进,让一批批体现柳州城市文化底蕴和展示柳州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组成了一张“文化地图”,润泽着龙城人民的精神世界。这张“地图”渗透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也寄寓着这座文化之城的无限未来。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