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我市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工作纪实

  • 2011-09-29   《柳州日报》   记者 郑燕军

内容导航:

——实施质量强市共享美好生活

   工业柳州跨越“十一五”辉煌篇章,我市实施质量兴市战略也一路走来,每一步足迹同样见证了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次惊喜,翻阅成绩与光荣的历史印记,展现给人们的缤纷亮点扑面而来。

   城市发展,质量先行。20074月我市启动质量兴市战略,成为广西14个地级市质量兴市活动的领跑者,随后2009年开始实施的技术标准发展战略,更为这座城市质量升级注入活力。

   为确保“质量兴市”战略顺利实施,市委、市政府把质量兴市战略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重大决策之列,从战略高度给予相关项目大力支持。

   几度春秋,几番飞跃。至2010年,我市质量兴市战略已经全面开花结果。

   ——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由2007年的87.4%提高到2010年的91.5%,全市累计培育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4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广西名牌产品92个、广西优质农产品8个、广西著名商标52件,名牌产品数量位于全区前列。2010年度,全市品牌产品企业工业总产值达504.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5%,利税总额达27.3亿元。

   ——工程质量稳中有升。全市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竣工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并通过竣工验收备案,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保健综合楼荣获国家鲁班奖。

   ——服务质量趋向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7个部门荣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称号、3个部门荣获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荣誉。

   ——生态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柳州市荣获“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称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将我市列入未来1024个最具竞争力城市。

   质量兴市战略推动了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久前评审的11项全区用户满意产品中,我市产品占6项,产品满意率高居全区榜首。今年8月,我市又在全区首开先河设立“市长质量奖”,每年度50万元重奖我市技术创新型、质量效益型、节能减排型的卓越企业。此举,进一步推动企业向更高质量境界迈进的热情。

   风物长宜放眼量。如今柳州已将加快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最近,又提出“质量强市”构想,将我市质量工作推向更高层次。相信再过5年,依托柳州“543”产业和“广西柳州汽车城”建设发展,柳州区域品牌必将再攀高峰,将有更多的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柳州智造”品牌展现在人们眼前。

   作为具体组织实施我市质量兴市活动的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近年来一直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充分发挥技术职能优势,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夯实质量基础,全面推进我市质量兴市战略工作顺利实施。

   为促进柳州企业品牌积蓄与品牌升级,2006年底,市质监局牵头制定的《品牌成长计划》提出“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城市”的品牌升级理念,列入了柳州市“十一五”期间五大成长计划之一。

   为了带领企业唱好品牌大戏,市质监局做了很多工作。深入企业调研,对不同条件的企业,分类分项分级对企业进行培育,形成柳州名牌产品梯次结构。

   此外,成立帮扶小组,指导企业建立质量保证、计量检测和标准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柳州市中兴日用化工厂是一家创办于上世纪90年代的民营企业,有着强烈品牌追求,但却一直徘徊在名牌的大门之外。得知这个情况,帮扶小组来到该厂,对照广西名牌的申报要求,全方位指导,最终促使该厂甲正王牌除臭液被评为广西名牌产品。

   通过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打假保优。质监部门查处了假冒柳钢的圆钢、螺纹钢产品、以次充好的板材等,货值金额约200万元;查处了冒充鹿化的农资产品120余吨,货值约20万元。

   有了良好的品牌发展环境,企业也积极投身到争创名牌的热潮中。打造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品牌企业,如柳工机械、五菱汽车、东风柳汽汽车、欧维姆锚具、两面针牙膏、金嗓子喉宝等,均在国内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带动了地方经济飞跃发展。

   随着品牌工作的实施,一些企业逐渐对品牌的发展前景产生迷茫。为帮助企业理清思路,今年6月,市质监局邀请武汉大学经济学教授为企业分析问题、阐述了区域品牌与经济发展等新鲜理念,受到企业的欢迎。

   【历史见证】2005年,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两面针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7年,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柳工”牌装载机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7年,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网山牌白砂糖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8年,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08年全国质量奖桂冠;2009-2010年度,广西柳工机械   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技术标准化是提升质量的基础,2009年,我市开始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在市发改、工信、住建、环保等部门的全力配合下,我市技术标准发展战略与质量兴市战略开始同步推进,成为驱动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两驾马车,齐头并进。

   在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进程中,我市重点支柱特色产业发挥了龙头作用。其中柳工、欧维姆等骨干企业通过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制定,确保了相关产品在我国的技术领先地位,欧维姆正参与制定、修订的国标、行标共有18项。产品因此一举打开了国外市场,打破了国外产品的长期垄断,极大提升了企业在行业中的话语权。

   国际品牌柳工,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现有产品的关键和核心技术都是自主开发,海外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出口连续三年高速增长。

   近年来,市质监局还积极推进一批优秀企业建立标准化的技术中心。

  今年上半年推荐了9家企业申报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初步通过8家。此外我市还组织19个具有技术含量高、产品技术标准水平先进的新产品新技术企业申报广西2011年千亿元产业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其中3个企业的项目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余项目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更令人欣喜的是,柳工的“1536吨挖掘机全功率控制技术产业化”项目获列入2011年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计划,为我区仅获的2个项目之一。

   为了给我市优势、特色产业提供技术标准服务,市质监部门还积极建设汽车、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及管理平台,未来将进一步建设“五大支柱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及管理平台”。此外,市标准所申请了正版国家标准网络发行销售资格,成为全广西唯一销售网络版正版国家标准的机构,可以为企业提供正版国家标准打印服务、技术标准有效性确认服务及标准跟踪服务,使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正版标准的使用。

   【历史见证】强力推进标准化战略实施,促成了我市行标、国标遍地开花。

   工业标准化工作:建立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个,自治区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个,企事业单位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60余项,地方标准立项、发布实施60余项,指导企业制定实施有效企业标准300余项。成立了柳州市竹木制品技术标准联盟,制定联盟标准1项,通过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6家。工业企业采用国外和国际先进标准采标率达85.6%,产品的采标标志备案90余个。

   农业标准化工作:建设完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自治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制定实施农业地方标准50余项,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184.7万亩,获得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达123个,绿色食品43个,获得国家级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产品6个。

   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柳州饭店成为了广西餐饮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实现了柳州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零的突破,同时也是全区首家餐饮类服务的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单位,现7家服务单位正积极申报自治区级服务业试点单位。

   近年来,市质监局紧紧围绕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加强检验检测技术机构建设,搭建公共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质量提升提高基础保障。

   ——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升检测能力。先后承担了国家质检总局2项、自治区科技厅2项、柳州市科技局6项,共10项科研课题研究任务。

   参与制订的国家标准《高纯铟化学分析方法》《高纯氧化铟及其分折方法国家标准的研究与制订》,分别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为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服务。如为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支持新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检测数据,为该公司锚夹具产品提供静载试验、钢绞线静载疲劳性能等项目检验服务,使该系列产品顺利占领国内市场。

   【历史见证】今年216日,国家茧丝绸产品质检中心、广西汽车零部件质检中心暨柳州质量技术检测研究中心落成,出席揭牌仪式的自治区主席马飚对质检中心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该中心包括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茧丝绸)、4个自治区级质检中心(汽车零部件、铟、预应力机具、茶籽油和茶叶)及4个市级质监技术机构。由此带动我市更多的产品迈向区优、国优甚至世界名牌之列。

   2010年,针对市面上茶叶掺杂、 掺假的情况,市质监局迅速研发出《茶叶中硫酸钙的检测方法》,为识假、辨假提供了技术依据。为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市质检所还专门成立了认证部,负责为企业提供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咨询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我市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大大提高企业参与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积极性。

   2009年起,我市对工业企业每参与一项制修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给予20万元奖励。三年以来,政府用于标准奖励资金已高达700万元。

   今年8月,我市又率先在全区出台《市长质量奖评审办法》,作为全市最高质量荣誉的“柳州市长质量奖”的导向非常明确,只授予技术创新型、质量效益型、节能减排型并为全市质量振兴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或组织,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工业引领城市升级转型的所有期望。

   【历史见证】92日,我市首届市长质量奖开评,专家组对我市7家申报企业进行了材料评审后,对3家企业进行了现场评审,最终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因制定了《土方机械机器液体系统作业的坡道极限值测定静态法》等5项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成为柳州首届“市长质量奖”得主。

     我市中小企业数量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监管难度大。为确保质量安全底线,市质监局创新思路,从基础着手抓好质量管理和计量管理工作。

   【历史见证】2008年,市质监局在全区率先开发应用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网络动态监管,同时,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施以不同的巡查频率,有效缓解执法人员少而监管企业不断增多的矛盾。

   网络监管与现场巡查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三年来,全市没有发生一起生产领域的食品安全事故,全市食品质量合格率逐年提升。目前,电子监管已经覆盖全市所有获得生产许可证的食品企业、农资、建材等六类重点工业产品生产企业以及重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我市企业计量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柳兴制糖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得了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结语】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相信,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指明的发展方向,通过进一步深入实施质量兴市、技术标准战略,未来不远,工业柳州必将奏响质量强市之音,谱写柳州更加美好的未来。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