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胀了生活好了满意多了
安居工程力图让龙城困难职工住得更好。
困难群众高兴地领到节日慰问品。
城中区窑埠社区非常关心留守儿童。
社区干部经常登门慰问困难居民。
(记者 姜立 摄)
“家家都有好保障”,就是要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低收入和贫困家庭的住房困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摘自市委书记陈刚在市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阅读提示】
对人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根基。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的系统工程中,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管好百姓的衣食住行和看病、养老,是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创建工作十一年来,我市书写出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政府“兜底”为城乡居民织起了一张“安全网”,让每一个市民生活得更加安心、幸福。
鼓了“钱袋子”群众更幸福
这是一个令柳州人自豪和振奋的消息:今年8月,根据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上半年广西各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6053元)的只有南宁市(18090元)和柳州市(20017元)、防城港(16068元),而广西工资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柳州市!
【全景图】“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过程。”多年来,我市把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积极的政策,促进充分就业,鼓励全民创业,开创了百业俱兴的生动局面。同时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探索建立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挂钩的最低工资制度;落实工资福利政策,向长期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干部倾斜。
据统计,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的9556元增加到2010年的17715元,“十一五”期年均增长13.02%;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2534元增加到2010年的4945元,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分镜头一】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建立,以工资集体协商为主要形式的工资增长机制,使企业劳动者工资水平随企业效益提高逐步增长。
【分镜头二】普遍建立企业欠薪报告制度、用人单位守法诚信制度以及运用人民银行企业征信预防企业拖欠工资制度,2008年11月底前,我市全面完成企业工资历史清欠任务。
【分镜头三】通过“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农民工工资银行代发”等制度,从源头上预防拖欠农民工工资。2006年至今,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7000多件,共为近4万名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1.3亿元。
【权威解读】提到柳州的工资收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科负责人说:“十一五”期间,我市的最低工资标准经过4次调整,从2006年的500元/月,提高到2010年的820元/月,平均每次递增16%,对我市居民收入提高起到积极作用。我市最低工资的增长趋势基本与我市平均工资增长率相吻合,体现了劳动者劳动报酬收入随经济增长逐步提高。这也是我市创建文明城市、推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结果。
密织“安全网”城乡全覆盖
【全景图】“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满足群众生活保障和发展需要的过程。”通过多年的建设和不断完善,我市建立起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总人数达288.2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6.3%;社会保险费征缴总金额达23.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柳江县、鹿寨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相继启动全国第一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目前全市新农保参保人数达62万人。
【分镜头一】我市从2007年3月开始将各类城镇居民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范围,4年以来,共有近15.7万人办理养老保险补缴手续,其中有8.6万多超龄老人办理了养老保险待遇申领手续。
【分镜头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平稳接轨,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政策顺利出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全市六县四城区农村居民。2010年与“十五”期末相比,新农合人均住院补偿比例从18.9%提高到42.23%,农民医疗负担不断减轻。
【分镜头三】我市4次调整失业保险标准,现在市本级失业人员月领取失业保险待遇最低631元,最高893元。
【分镜头四】今年我市多措并举,提高各类参保人员待遇,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春节前对全市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进行调整,月人均增加额达155元,调整后我市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提高到1355.17元;上调市区因病非因工死亡企业职工和离退休(退职)人员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将离休人员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提高至每月600元,企业职工和退休(退职)人员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提高至每月450元;将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调整到上年度柳州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倍,且不低于5万元。
【百姓感受】现年80岁的柳江县白沙乡新安村尖屯农民官有忠,2010年1月29日参加新农保,每月领取养老金55元,官有忠说:“以前只有城里人才能领取养老金,有了新农保政策,让身为农民的我跟城里人的待遇一样了!在整个大柳州我们享受到了社会的文明与和谐。”
完善救助制民生大改善
【全景图】“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倾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我市着力构筑城乡低保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救助城镇低保对象893912户次、1795985人次,发放救助金额20376.81万元;累计救助农村低保对象1218471户次、2887286人次,发放救助金额10796.13万元。
【分镜头一】五保供养制度:全市五保对象全部由财政供养,实现了“应保尽保,按标施保”的目标,供养标准不断提高,供养条件不断改善,集中供养标准每月达到284元,分散供养达到178元,累计救助54.11万户次、54.91万人次,发放救助金额6000多万元。
【分镜头二】城乡医疗救助体系:资助困难群众参合参保、日常医疗救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和慈善援助“五位一体”,累计救助50.4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4286万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分镜头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形成了以应急救助、恢复重建和荒情救助为基本结构的灾害管理体制,“十一五”期间,全市发生各种灾害193起,受灾人口达到660多万人次,全市共发放救灾资金2.93亿元。
【分镜头四】“老有所养工程”:投入1200万元,建立108个居家养老试点社区,为6万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全区之最。我市还在全区率先将老年人免费乘公交车年龄限制由70岁放宽至68岁。
【分镜头五】残疾人补助政策:让特困残疾人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发给50至100元的生活补助;残疾人纳入全市职工重大疾病保险范围,由“政府出资建立保险基金,个人缴纳小部分保费”的运作模式,解决残疾人患重大疾病看不起病的问题。我市还为1900多名困难家庭群众实施白内障、唇腭裂、残疾儿童手术等救助治疗。
【百姓感受】家住鱼峰区白云路东巷26号4栋的特困群众王增洪的妻子和儿子都是残疾人,他两年前因病下岗了。社区帮他申请了低保,逢年过节政府都会给他送来大米、油等慰问品和慰问金,原单位也给予他日常救助。提到各级领导对他的关怀照顾时,王增洪热泪盈眶:“市委、市政府的各项亲民爱民举措,解决了我的实际困难,使我心里充满温暖。”
发力保障房百姓得安居
【全景图】“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实现群众利益和意愿的过程。”近年来,我市快速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到2010年底,全市建有保障性住房27476套。目前,我市已形成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集中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和公共租赁住房等组成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分镜头一】2001年,我市建设的自治区第一个廉租住宅小区“航银廉租住宅小区”正式落成。
【分镜头二】2005年,我市“温馨工程”全面启动,现完成安居工程20.7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房3.1万平方米,900户中低收入家庭享受到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政策。
【分镜头三】2008年,我市在全国创新实施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集中区改造工程,目前受益职工家庭1.33万户;2010年,我市实施胜利小区、柳空、和兴园、宏祥园、兴怡园、柳开馨苑、红桥馨城、金宵云邸等项目,投资18亿元,实施改造110万平方米,计划至2012年实施改造256万平方米。
【分镜头四】2008年,我市启动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民心工程”,计划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对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1057个50户以上的木质结构村寨实施水改、电改、灶改、寨改工程。2009年,我市又推出少数民族村寨防火“统保”政策,由政府出钱,为12万座木质楼房统一购买保险。到2010年底,全市已完成967个村屯的“四改”任务,累计完成投资7.43亿元。2011年,我市继续实施融水村寨防火改造,涉及16个乡和2个镇。
【百姓感受】家住城中区柳侯社区弯塘路26号的残疾人谭大姐,每月获得政府的低保补贴和残疾人补贴,每到节假日还会得到慰问——就是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她又高兴地从社区领到了两盒爱心月饼以及米和油等。最让她感到乐滋滋的是:她最近获批得到一间廉租房,不久将搬进新居。谭大姐感慨地说:“政府和社会对我们真是无微不至啊!我也想为柳州文明城市的建设贡献微薄之力。”这段时间,谭大姐经常与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清理楼道的杂物和“*********”呢。
■记者感言:
“创建为民,全民创建”,在全市上下合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际,让每一个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是我市民生的新布局,也是375万柳州人的新愿景。我市各级政府所做的一切,确确实实让人民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有了安全感、无后顾之忧,保证所有市民共享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成果。
上一篇: 近年来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亮点综述 || 下一篇: 柳州保障房项目开工百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