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发挥“财”能促和谐发展

  • 2011-07-20   柳州日报    记者 兰天

内容导航:
——我市喜获“2010年度财政收入增长上新台阶奖”荣誉速写

  近年来,我市财政系统在民生财政、和谐财政理念的指导下,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创造性地生财、聚财、理财。

  去年,我市组织财政收入201.18亿元,完成预算的114.96%,同比增收43.54亿元,增长27.62%,增速创2000年以来最好水平,一举突破200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跨越,在“十一五”收官之年圆满地完成了财政收入任务。今年7月14日,在首府南宁召开的自治区年中工作会议中,我市荣获“2010年度财政收入增长上新台阶奖”,仅次于首府南宁,排在第二位。

  科学组织收入增强财政实力

  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重点得益于我市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增长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坚实税源基础。近年来,我市通过科学理财、依法理财,切实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认真做好“管财、用财”文章,各级财政部门始终把组织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财政增收为中心,全体财税干部齐心协力,促进了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面对当前的财政经济形势,我市财税系统全面分析收入增长变化,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财政、国税、地税和其他执收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 、综合治税的良好氛围。财税部门加大对重点税源行业、重点税源企业和主要税种的监控力度,以及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契税等重点税种的监控,及时   掌握税源、税收、税负动态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并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挖掘增收潜力。

  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去年我市财政收入增幅明显加大,数据表明,2003年我市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2007年突破100亿元,从50亿元到100亿元用了4年时间;2010年突破200亿元大关,从100亿元到200亿元仅用了3年时间。“十一五”期,我市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80.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01.18亿元,五年时间,增长了1.51倍,年均增长率达到20.15%;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28.1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74.63亿元,年均增长21.5%;全市财政收入累计完成709.35亿元,是“十五”期财政收入的2.39倍。今年上半年,我市组织财政收入103.97亿元,完成全年预期目标229.35亿元的45.33%,同比增收15.36亿元,增长17.33%。

  优化支出结构重点保障民生

  农业是百业之基础,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将为整个国民经济的腾飞创造条件。近年来,我市“三农”工作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国家“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大了资金投入,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发展。去年,全市农业投入达16.8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8%,有力支持了农村事业发展。

  经济实力增强了,财政收入提高了,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去年,全市教育投入28.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43%;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18.53亿元,增长18.4%,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力推就业援助工程和居家养老示范社区建设等“老有所养”工程;全市医疗卫生支出12.08亿元,增长57.5%。

  同时,市财政也在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工程上投入资金7.22亿元,改造村寨967个,惠及11.78万户52.25万人。还积极支持廉租房、公租房、改制企业危旧 房改造建设等,去年全年筹措市级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达4.15亿元。

  民生乃社会和谐之根本,只有把民生放在首位,才是百姓之幸、国家之福。今年以来,我市财政工作始终坚持公共财政理念,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今年1月至6月,全市一般预算支出67.21亿元,同比增支9.52亿元,增长16.51%。市财政充分统筹财力分配,科学安排支出,继续向“三农”、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保障等方面投入,重点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