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我市“两会”代表委员及广大干群热议如何争做“广西的苏州”

  • 2011-01-26   柳州日报   记者 罗秋振、唐峰林

内容导航:

——愿柳州更美好让市民更幸福

   【新闻话题】没有多少柳州人知道,苏州、柳州,这两座在名称上只差一个字、直线距离不到1400公里的城市,不知何时被“穿在苏州,死在柳州”的民谚给串在了一起。但现在一定有不少柳州人知道,“广西的苏州”和柳州其实就是一个地方。这源于2010826日、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我市考察调研时,勉励柳州争做“广西的苏州”。

   那么,如何争做“广西的苏州”?市委十届十四次全会对此已经做了专门的阐述。在近日我市举行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在思考、在探讨;广大市民也在关注、在热议。

   话题一:增强机遇意识争做“广西的苏州”

   【全景图】与苏州相比,柳州在各方面都有不少差距,但敢于争做“广西的苏州”这种意识,不但给柳州未来的发展描绘了一幅广阔的蓝图,而且激发了柳州人的创新创业激情。

   【高端关注】“当‘广西的苏州’,必须学习苏州推动科学发展抢抓机遇的意识,主动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善于发现机遇,努力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机遇推动柳州发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强调说,柳州应该成为“广西的苏州”,柳州也可以成为“广西的苏州”。苏州的发展拉动了苏南片区发展,带动了江苏经济前行。柳州是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有责任、有义务为广西经济发展多做贡献,为广西改革开放作出探索、提供经验。只要我们增长速度快、贡献率提升,就符合李源潮、郭声琨同志提出的要求,我们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怕来得晚,就怕你不干。”只要勤奋努力不懒惰,埋头苦干,勇往直前,就会有所成。

   市委副书记、市长郑俊康指出,争做“广西的苏州”,必须学习苏州的先进意识,善于发现、抓住机遇推动柳州发展。

   【互动声音】“困难与机遇往往是并肩的两兄弟,在困难面前更要看到机遇。”广西鱼峰集团公司董事长韦宁告诉记者,对于鱼峰集团来说,过去的一   年,公司面对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复杂的煤炭采购形势、全区节能限电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广大员工有一种苏州人狠抓机遇的意识,积极谋划,沉着应对,化困难为机遇,化机遇为效益,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得了“发展转型、企业升级”的重大突破。

   集团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11.81亿元,同比增长17.68%,开创了公司发展的崭新局面。

   话题二:注重借鉴学习争做“广西的苏州”

   【全景图】向苏州学习,争做“广西的苏州”,已经写进了我市新一年工作的“二十八字方针”中,那就是“科学发展,升级转型;聚集人气,做大城市;努力学习苏州,全面发展柳州”。

   【高端关注】向苏州学习什么?去年9月下旬,我市党政代表团一行60多人到苏州考察学习时就有一个目标:认真吸纳先进发达地区创新发展的经   验,把包括苏州在内的江苏省先进地区的自我加压、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加快发展的精神带回来,建设美好柳州、幸福柳州,争做“广西的苏州”。市领导周卓新、何辛幸、焦耀光、王柳平、张乔林等在不同场合也表述了同样的观点,学习苏州的经验,就要创新柳州的政策,力求思想观念上有新解放、发展思路上有新突破、发展政策上有新举措,就要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更加积极主动承担起促进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任。

   【互动声音】市人大代表、市发改委主任姜云飞表示,学习苏州不是“照葫芦画瓢”——按一个模子在广西造一个苏州,而是要学习苏州的精神、苏州的意识,立足区情市情,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市人大代表、柳北区区长孙黎明认为,苏州的发展其中最关键点是能够吸引各类创业型人才特别是大学生创业。我们学习苏州,在人才政策上应给予更多具体的帮助,使人才真正引得进、留得住,从而聚集人气,做大城市。

   【互动声音】这些天一直关注我市“两会”的广西工学院社会科学系教师郑明怀,对如何争做“广西的苏州”这一热门话题很感兴趣。他在自己的博客撰文《柳州为何要学习苏州?》中提出,苏州将工业从城区往外搬,然后进行老城区改造,恢复过去的许多商业老字号,使老城区成为城市商业和服务业中心;通过发展民营经济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经济,改变苏州的外向型经济结构,形成多条腿走路的局面等经验,这些都值得柳州学习。

   话题三:紧紧依靠发展争做“广西的苏州”

   【全景图】苏州只有一个,柳州也永远是柳州,但苏州的精神、经验、模式,却可以助推柳州的发展壮大,学习苏州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柳州。

   【高端关注】“十一五”以来我市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市政协委员、柳东新区   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何焕全认为,相对于苏州,柳州还是不够大、不够强。因此,有必要拉开城市框架、做大城市规模,在加快发展中,应该坚持新型工业化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相结合,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带动战略,真正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构建柳州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互动声音】柳州要发展,县域经济要给力。苏州有一种称为“昆山之路”的精神,其核心之一就是发展县域经济。对此,市交通局规划科科长、高级工程师刘佳表示,县域经济正好是目前柳州的“短腿”,我市要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就应该借鉴“昆山之路”。

   【互动声音】“在‘十二五’时期,我国的城镇结构、社会结构和能源结构将发生深刻转变,这些转变隐含着许多机遇。我市是装备工业生产基地,完全有能力把握这些机遇,从而发展我们的产业。”市政协副秘书长曾永寿建议,一是发展创意产业,将柳州建设成为工业创意城市,以此吸引高端人才入柳;二是发展文化旅游业,以此提高柳州的知名度(文化旅游业不仅是富民产业,而且是城市的造名产业);三是发展新型职业培训业,以此吸引外来投资。通过这些措施,形成柳州独特的新的城市竞争力。

   【互动声音】市人大代表、东风柳汽副董事长蒋纯基则认为,作为一个工业城市,柳州已经有了一批在全国打得响的品牌,这些品牌提高了柳州城市的知名度。现在,柳州要打造国际化水平城市,需要打造更有竞争力的城市品牌,在目前就是要举全市之力打造广   西柳州汽车城,努力加快发展。

   话题四:关注民生改善争做“广西的苏州”

   【全景图】争做“广西的苏州”,其最终目的还是要让柳州变得更美好,让市民过得更幸福。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四美”“四好”,即:使柳州呈现出“山水美、环境美、形象美、和谐美”的新面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人人都有好发展、家家都有好保障、个个都有好身体、天天都有好心情”的新期待。

   【互动声音】市建投公司的刘琨说,苏州的工业、园林、人文是有机的结合,和谐协调发展。目前,柳州市区虽然越来越漂亮,但缺少让人记得住、流连忘返的东西。柳州应该尽快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属于柳州的特色东西,如特色建筑、特色景观、特色小吃、特色风情等,让人感觉到在现代化的市区里,还能让人眼前一亮。

   【互动声音】家住城中区五一路的市民龙晓飞表示,柳州虽然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但偌大的“园林城”中,还没有多少特具亮点的植物景观。因此,应该在这个方面继续努力,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宜居。

   【互动声音】苏州除了工业强大,“苏州园林”文化更是闻名遐迩。市政协委员、市八中教师蔡雪静说,其实柳州并不缺少历史文化遗迹,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些进行包装强化,如柳宗元文化、刘三姐文化等,通过各种途径向区内外、向海内外推介,让柳州更有知名度、美誉度,让柳州的老百姓更有幸福感、自豪感。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