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向上奋发有为聚集人气做大城市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而奋斗
这次全会的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 、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 ,总结“十一五”期工作 ,审议《中共柳州市委员会关于制定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 ,部署2011年工作 ,团结和动员全市广大党员 、干部 、群众 ,扎实推进“三个同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十二五”期深入实施“二次创业 、升级转型 ,聚集人气 、做大城市 ,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战略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2010年12月15日,中共柳州市委十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市委书记陈刚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作报告。
报告说,这次全会,是在我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即将结束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即将开启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十一五”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柳州发展突飞猛进的五年,是柳州在全区战略地位提升的五年,是柳州再创辉煌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雨雪冰冻、干旱洪涝等灾害频发的情况,我们迈出了坚实步伐,历经了空前的考验,克服了严峻的挑战,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在从“十一五”期稳步迈向“十二五”期门槛之际,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全市人民宣布,柳州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期的主要目标任务。
报告提出,这次全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总结“十一五”期工作,审议《中共柳州市委员会关于制定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部署2011年工作,团结和动员全市广大党员 、干部 、群众,扎实推进“三个同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十二五”期深入实施“二次创业、升级转型,聚集人气 、做大城市,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战略,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一 、报告在回顾柳州“十一五”取得的成就时指出
我们谱写了科学发展绚丽篇章
陈刚在报告中说,“十一五”期,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自治区党委 、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 、群众,坚持“工业强市,富民兴柳”总体发展思路,扎实推进“三个同步”,全面实施“二次创业”,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重大突破,成为柳州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谱写了柳州科学发展、人民生活幸福的绚丽篇章。
据初步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51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260.3亿元,增长了1.46倍,“十一五”期年均增长15.4%,比“十五”期高2.4个百分点,比“十一五”规划目标高4.4个百分点。全部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846.4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600亿元,增长了2.1倍,“十一五”期年均增长25.16%,比“十五”期高4.31个百分点;2010年工业总量比“十一五”规划的1600亿元目标多出1000多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5年的171.7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00亿元,增长了4.98倍,“十一五”期年均增长42.24%,比“十五”期提高11.43个百分点,比“十一五”规划目标高30.2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80.1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00亿元,增长了1.49倍,“十一五”期年均增长20.06%,比“十五”期高0.69个百分点,比“十一五”规划目标高8.06个百分点。“十一五”期,全市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绩,呈现出政治稳定、干部团结 、人心思干 、环境优化和经济发展 、生态改善 、文化繁荣 、民族团结 、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这体现在以下十一个方面:(一) 谋划柳州科学发展,我们树立了创新理念;(二)提升柳州经济实力,我们书写了精彩答卷;(三)推动工业跨越发展,我们经历了最大考验;(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我们迈出了坚实步伐;(五)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我们取得了重要进展;(六)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我们奏响了恢弘乐章;(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们激发了生机活力;(八)加快文化名城建设,我们收获了丰硕成果;(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我们付出了真诚努力;(十)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我们实现了重大突破;(十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我们开创了崭新局面。
二 、报告总结我市“十一五”科学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十二五”的发展战略
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
(一)报告总结了我市在过去五年中科学发展的四条宝贵经验
报告指出,“十一五”期的五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 、十七大精神,夺取了柳州科学发展的阶段性胜利。五年的丰硕成果,为柳州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全区率先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筑牢了思想支撑,形成了战略战术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凝聚了发展力量,增添了强劲动力。
——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与柳州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同步”发展理念,制定了科学可行的发展战略。
——五年来,我们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懈怠,巩固和提升了柳州在全区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柳州改革发展成果。
——五年来,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形成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党员干部队伍。
(二)报告提出了我市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要做到“四个必须”
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柳州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柳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全区率先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攻坚时期,是柳州加快实施“二次创业”、促进“经济升级,城市转型”、建设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决战时期。在关山初度 、再上征程的重要关头,我们必须更加扎实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扎实深入地推进科学发展观的柳州化和具体化,更加扎实深入地坚持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更加扎实深入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朝着“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报告强调,制定柳州“十二五”规划,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战略部署,坚持“三个同步”发展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转型发展 、和谐发展 、全面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科学发展观柳州化的要求,今后五年要深入实施“二次创业 、升级转型,聚集人气 、做大城市,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战略 ,努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具有国际水平的广西柳州汽车城 ,国内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 ,建设工业名城、历史名城 、文化名城和旅游名城 ,把柳州建设成为以工业为主 、全面发展的中心城市。
报告指出:“二次创业 、升级转型,聚集人气 、做大城市,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是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崇高追求。我们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就是要建设科学发展、转型发展 、和谐发展 、全面发展的柳州,具体地说,就是要用“四个发展”,实现“四美”、“四好”,使柳州呈现出“山水美 、环境美 、形象美 、和谐美”的新面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人人都有好发展、家家都有好保障 、个个都有好身体 、天天都有好心情”的新期待。深入实施“二次创业 、升级转型,聚集人气 、做大城市,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战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柳州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反映了全市各族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也是科学发展观柳州化、具体化的最新发展。
报告强调,深入实施“二次创业 、升级转型,聚集人气 、做大城市,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战略,要做到“四个必须”:——必须坚持“三个同步”发展理念;——必须以“二次创业”凝聚精神力量;——必须努力学习苏州 ,争当“广西的苏州”。
——必须大力实施“七大升级规划”,加快城市升级转型。要大力实施经济质量升级规划;要大力实施城市质量升级规划;要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升级规划;要大力实施生活质量升级规划;要大力实施文化发展升级规划;要大力实施社会服务升级规划;要大力实施党的建设升级规划。
(三)报告提出了我市“十二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
按照深入实施“二次创业 、升级转型 ,聚集人气 、做大城市 ,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战略要求,建议柳州“十二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到2015年 ,地区生产总值在2010年基础上力争翻一番 ,达到250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 ,达到60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城镇化率达58%以上;到“十二五”期末 ,柳州的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迈上新台阶 ,市区建成区面积达230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达230万人 ,力争建成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
三 、报告提出了明年工作的“二十八字方针”和发展目标建议
夺取开门红为“十二五”起好步
报告中说,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之年,也是实施“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战略承上启下的一年。做好2011年的工作,对于“十二五”期开好头 、起好步,对于完成工业再翻番的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2011年,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 、转型发展 、和谐发展 、全面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扎实推进“三个同步”,深入实施“二次创业”,在新的一年里全面贯彻实施“科学发展,升级转型;聚集人气,做大城市;努 力学习苏州,全面发展柳州”的“二十八字方针”,强力推进“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战略,继续推进七个“十大工程”,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柳州“经济升级,城市转型”成果,朝着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战略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
报告中建议 ,2011年柳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00亿元 ,增长14%以上;工业总产值3200亿元 ,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以上。为此,明年要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继续推进“三年四千亿 工业再翻番”战略为载体,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
坚持以创新为主导,以创业为动力,通过产品升级来带动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和发展新兴产业“三大法宝”,以滚动发展、创新发展、产业提升、招商引资“四条腿走路”,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一要抓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举全市之力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广西柳州汽车城,实现汽车产业向生产中高端汽车升级。推动以柳钢为龙头的冶金产业优化调整产品结构。
加快柳工国际工业园建设。加快打造化工产业集群。
二要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启动实施“十大工业结构调整工程”,全力推进工业产业结构由“354”向“543”转变。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策划推动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建设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大力培育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加速推进以汽车电子为主的电子信息、以汽车轻量化为主的新材料 、高端装备制造业 、新能源及环保等新兴产业,逐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三要推进“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进而向“柳州智造”转变。更加注重发挥智力资源作用,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加快构建以“两化融合”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争创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
四要抓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继续保持高强度的工业投入,千方百计推进工业重大项目,引导和鼓励把项目投资的重点放到技术改造、自主创新 、节能降耗上来。抓好产业的承接转移,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尤其是加快引入跨国公司和央企的步伐,促进一批科技含量高 、综合效益好 、带动能力强的大型产业项目落地。
五要抓产业的空间布局。以打造广西柳州汽车城为契机,加快城市工业布局调整,形成各重点工业园区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集聚度和综合竞争力。以优势产业和企业为主要依托,突出抓好产业配套能力建设。
(二)以继续推进“十大农业工程”为载体,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
坚持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在2010年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一要继续加快实施“十大农业工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二要大力促进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继续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突出抓好农村交通道路 、水利灌溉设施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扶持发展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要加快城镇化建设。继续加快“一小时经济圈”和“两小时经济带”建设。加强农民工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引导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促进城镇化发展。
四要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发挥市区工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工业统筹发展。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扶贫开发工作。
(三)以继续推进“十大建设工程”为载体,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步伐
抢抓发展机遇,继续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位,建设现代宜居城市。
一要加快做大城市。进一步发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适时规划建设第三城区和柳州副中心城等。
二要继续推进“十大建设工程”。重点抓好桂柳路 、静兰路 、古亭山片区的改造,打造好柳州的东大门。策划建设大型仿古建筑群“柳州城”。加快城市快速环道建设,力争2011年全线通车。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三要集中力量推动柳东新区的大建设大发展。把柳东新区建设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汽车城和城市新区。
四要继续提升对外交通优势。抓紧三江至柳州 、阳朔至鹿寨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柳肇铁路、柳州火车站站房改扩建工程 、柳州东站搬迁工程 、柳州机场扩建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抓紧实施柳江航道整治工程,加快建设柳州港鹧鸪江 、阳和 、官塘等作业区工程。
五要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推进柳江县 、鹿寨县撤 县建区。
六要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继续加强城市绿化工作。大力推进林业强市建设。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等活动,争取“中国人居环境奖”,努力建设生态先进城市和宜居城市。
(四)以继续推进“十大商贸工程”和“十大旅游工程”为载体,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
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坚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拉动消费增长、促进财政增收的重要突破口,着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推进二、三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一要加紧实施“十大商贸工程”。突出抓好现代商务 、现代金融 、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研究推进汽车、机械等工业产品的会展业,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着手培育2至3家具有一定规模、能够承接国际业务的大型商务集团,增强新型工业化支撑。大力发展商贸服务 、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商圈经济。认真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各项政策,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要深入实施“十大旅游工程”。加快柳州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围绕“百里柳江”做好“山水”文章,围绕民族特色做好“风情”文章,策划实施1至2个具有柳州特色 、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重大旅游项目,增强柳州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龙潭公园进行重新规划,按精品公园进行大规模改造,建成面向全国的旅游亮点。策划举办“国际水上狂欢节”,加快打造“水上运动娱乐之都”。
(五)以继续推进“十大文化建设工程”为载体,加快文化名城建设步伐
坚持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加快文化名城建设。
一要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
二要力推“十大文化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工业博物馆 、白莲洞古人类遗址博物馆 、工业题材大剧等项目建设。
加快开元寺重建,确保按期竣工开光使用。
三要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力度,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投融资机制,培育一批竞争力较强、规模效益较好的文化产业集团,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柳州文化品牌。
四要大力活跃群众文化。
(六)以继续推进“十大民生改善工程”为载体,加快柳州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步伐
坚持把改善民生、惠泽百姓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发展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
一要继续推进“十大民生改善工程”。巩固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工程成果,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扩大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集中区改造工程覆盖面,提升贫困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免费午餐工程水平,全面实施老有所养工程、商贸便民工程 、交通畅达工程 、全民康健工程 、家园绿美工程 、就业援助工程 、平安建设工程,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让全市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二要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启动实施农户万元增收计划。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建设充分就业城市和国家级创业城市。开展支持微型企业发展试点工作,市财政出资200万元,按每户补助2万元鼓励发展100家微型企业。
建立高水平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三要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适应建设广西柳州汽车城的需要,在继续争取建设“柳州大学”的基础上,策划建设“柳州汽车学院”。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实施校车制度。
四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强化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继续推进“平安柳州”建设。
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 、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全市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推进柳州各项事业提供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要继续实施“十大党建工程”。力争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二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在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贡献力量、营造氛围。
市委书记陈刚在报告的最后部分说,“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我们已经谱写了柳州“十一五”期科学发展的绚丽篇章,正在规划柳州“十二五”期发展的宏伟蓝图,还将书写柳州“十二五”期科学发展更精彩更壮丽的答卷。报告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向上,奋发有为,为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 市委十届十四次全会隆重召开 || 下一篇: 市委十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侧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