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本市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暨秋冬季农业开发

  • 2010-10-30   柳州日报   记者 董明

内容导航:

优化“菜篮子”“钱袋子”

   26日,全市发展特色农业暨秋冬季农业开发现场会在柳北区召开。市委副书记苏海棠指出,“菜篮子”不仅是关系到老百姓日常生活质量问题,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的问题;而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方式带动秋冬种的发展,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行动。

   会议期间,苏海棠与副市长张永刚,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水产兽医、财政以及各县区负责人参观了柳北区石碑坪镇留休村凉亭屯葡萄基地与秋冬菜间套种基地、沙塘镇上垌朗德鹅基地、长塘镇青茅花卉基地、鹧鸪江园艺场PIC祖代种猪场,这些基地不仅抓住市场特色,还突出了产业化和现代化。

   苏海棠强调,发展特色农业和秋冬季农业开发,一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切实保障好“菜篮子”;二要大力发展秋冬季农业,充实农民的“钱袋子”;三要高度重视,多想发展秋冬季农业的“好法子”,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通过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和渠道,确保农产品“种得出、买得去、笑容好”。

   张永刚指出,柳北区发展特色农业的经验和精神值得学习。各县区要抓好项目,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亮点,保证秋冬种任务的落实。

   今年,全市秋冬种计划开发面积134万亩、产值20亿元,通过秋冬种实现农民人均增收50元以上:一是推动秋冬菜生产规模化发展;二是切实抓好马铃薯生产;三是力争食用菌有新突破;四是做大做强二季葡萄产业。

   市财政已安排了400万元主要用于秋冬种核心示范样板点建设。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