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念加快柳州科学发展
市委书记陈刚作重要讲话。(姜立摄)
市委副书记、市长郑俊康参加分组讨论。(姜立摄)
当激烈精彩的IAC赛事结束,宽阔壮美的柳江河变得安静之时,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的召开,让柳州人心中另一条江流在沸腾奔涌。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柳州已经迈出了坚实一步,推动柳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昨日,市委书记陈刚在分组讨论中指出。
当天,市委全会审议和通过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美好柳州,将又迎来新一轮跨越发展。
转变方式先转变发展理念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攸关柳州发展全局的大事。
“柳州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经济升级,城市转型’。”陈刚指出,柳钢不断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上汽通用五菱发展中级轿车、柳工不断开发节能高效的新产品,就是升级。“柳州是一直潜移默化地、持续地升级,已取得成效,现在要更完整、更全面地升级!”转变发展方式须先转变发展理念。而敢为人先的柳州,早就开始探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市在每三年工业总产值翻一番的同时,保持了山清水秀地干净,这就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最佳诠释。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坚持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宜居城市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的“三个同步”理念,从过去的“酸雨之城”美丽转身为如今的“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柳州进入了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转变理念,也从昨天的正处级领导干部竞聘演讲得到体现。这是在去年公推两名正处级干部的基础上,我市又拿出三个正处级岗位进行公推,而且要求入围二次推荐的正处级领导干部人选进行竞聘演讲——我市公推正处级干部并开展竞聘演讲的创新做法,走在了广西前列。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须先转变发展理念。市委委员、城中区委书记杨义,市委委员、柳江县委书记何有成,市委委员、柳城县委书记陈鸿宁等表示,回去将及时传达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
“柳州,一定能建设得美好!”全会上,市委委员们坚信。因为,“三个同步”理念深入人心,加快发展形成共识,“头脑风暴”吹遍柳州。
经济升级柳州加强自主创新
建设“广西的苏州”、打造“广西汽车城”、11个重大项目开工竣工、柳钢全面淘汰200万吨炼铁产能……金秋的龙城激情四射,风生水起。
市委副书记、市长郑俊康指出,尽管当前我市经济总量迈上千亿元新平台,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矛盾仍然突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求新的发展,构筑我市发展的新优势。
就在10月17日晚,柳工两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正式发布会上,市委委员、柳工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晓华表示,“柳工能持续发展,关键是产量、技术含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企业不断创新,把简单产品推向高端产品,不仅产生利润,更体现国家实力。”全会决定“推动以柳钢为代表的冶金产业由初加工逐步向深加工出精品升级,推动以上汽通用五菱为代表的汽车产业由生产低端汽车为主逐步向生产中高端汽车为主升级,推动以柳工为代表的机械产品由国内和区域品牌逐步向世界顶尖品牌升级,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推进三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向集群化发展”,来自各企业的市委委员表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现代化水平是必由之路,通过加快柳州创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充满信心。
“化工产业能否健康发育,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已迫在眉睫。”市委委员、柳化党委书记、董事长廖能成说,柳化将继续走绿色化工之路,推动企业优化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力争到2012年产值超200亿元。
“市委全会作出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非常符合柳州要求,非常符合实际。”来自各县区的市委委员思路明确、信心百倍。
城中区全速推进“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区”“教育文化事业先进城区”“宜居创业窗口城区”建设;其他各县区将全面推进企业和产品升级,
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功能升级,同时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柳江县还全力抓好“工业三年450亿”工程,把工业发展与其他产业的发展融合起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柳城县在今年投入1亿多元资金对制糖、缫丝产业进行产业升级、企业升级、产品升级的基础上,明年还将加大投入,并引进年产25万吨纳米碳酸钙的高科技企业……
改善民生保障有尊严的生活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终要体现出来的重要一面,就是民生得到大改善,人民能享受到有“尊严的生活”。市委委员们在分组审议时,对这一话题的讨论也很热烈,并形成各自思路。
“只有完备的平等的社会保障机制,每位居民才可能享有尊严的生活。”市委委员、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副书记、局长崔宏认为,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机制下的各种框架,建立一个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环境和格局。而全会决定让人充满希望:到2015年,我市基本实现社会保险对城乡居民的全覆盖。
就民生关注度极高的医改问题,“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是市委委员们高度一致的论点。市委委员、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姜勇表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角度看,就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特别是要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新增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等薄弱环节倾斜,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简单地说,让看病不再成为市民的负担”。
各县区则把改善民生与加快发展结合起来。
市委委员、柳江县委书记何有成介绍,通过把工业与其他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不仅推进了全民创业,而且使不断壮大的工业利润向更大范围覆盖,从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最终改善民生。
此外,市委委员们还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社会建设、改善民生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上一篇: 中共柳州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 下一篇: 我市创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又走在全区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