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解读我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热点话题之一

  • 2010-08-12   柳州日报   记者 陈莉

内容导航:

——个人的提名权要弱化

   编前语:

   近日,随着我市贯彻落实中央《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方案出炉,新一轮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为热点话题。通过方案不难看出,无论是从完善规范提名制度到明确事后问责,还是从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到推广民主测评,一系列的探索革新不仅亮点频闪,而且各种尝试也将不断推行。为帮助广大干部更好把握改革方向,针对广大干部对改革中仍存在的疑虑和问题,本报从今日起进行系列解读。

   “一把手”提名的干部,就算德才素质不高、群众认可度低,也能够一路绿灯?答案当然是不能!作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提高干部选拔任用水平的重要保证,我市近年来越来越重视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特别是在贯彻落实中央《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方案所提出要实现的“八大突破”中,首当其冲就是——提高群众参与度,在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上取得新突破。

   干部工作如何才能更民主?让来自基层的干部群众更有发言权,是我市探索出的一条路子。去年5月,为探索完善干部初始提名、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市委首次拿出市水利局局长和市妇联主席两个正处级领导职位面向全市公开推荐提名,在这次干部初始提名过程中,市委只制定干部选用标准、任职条件,不定调子,不画框框,把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这把“尺子”和提名权交给广大干部,充分发挥干部群众在选人用人工作中举贤荐能的主体作用。同时,整个选拔工作必须经过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实现了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变为“在多数人中选多数人”。

   市委组织部领导表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干部工作中,民主质量如果不高,必然造成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向偏离、干部群众对民主的信心受挫、党风和社会风气遭破坏等不良影响。

   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我市必将认真研究解决好干部工作中提名难的问题,提高群众参与度,在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上取得新突破。

   ■改革方向:未来十年,我市干部工作民主化进程加速。具体做法包括:一是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首先要推进提名主体多元化,根据干部选拔任用的不同情形确定提名形式、程序和公开范围,合理界定提名责任,严格提名责任追究,坚持集体研究确定提名人选;其次是推行党委全委会提名重要干部人选;同时要积极探索提名权重分析。目前我市已经起草《柳州市县区乡科级空缺岗位领导干部初始提名办法》,将在今年制定完成并实施。到2012年,我市要制定并实施《柳州市县处级空缺职位领导干部提名办法》,逐步形成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规范提名形式和程序。二是要扩大基层组织公推直选范围,在有条件的农村、社区和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