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砥砺前行,铸就国策辉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人口计生工作纪实

  • 2008-12-10   日报记者 曾繁华 特约记者 卢廷杰 报道

内容导航: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作为我国基本国策之一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走过了30个春秋!柳州市的一万多名人口计生工作者,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辉煌篇章!近期,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康来柳调研,对我市人口计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我市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成效明显,做到了党政重视好、利益导向好、政策落实好、优质服务好、综合措施好,真正体现了领导重视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措施落实到位。

    三十年少生四十多万人

    30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市建立健全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策与调控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并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形成了多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良好格局,确保了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的顺利健康发展。
    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我市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建国初期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现在的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据统计,1978年,柳州市人均GDP为404元,2007年,柳州市人均GDP为20889元。实行计划生育三十年来,全市少生40多万人,为社会和家庭节约抚养费160多亿元,妇女总和生育率从实行计划生育前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进入了低生育水平阶段,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口因素对我市改革开放期间人均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4。
    由于成绩突出,我市1998年获得人事部授予的“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2001-2005年获得中宣部、国家人口计生委等10部门授予的“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2006年获得财政部、国家人口计生委授予的“全国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扶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试点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获得自治区计生工作先进单位,人口计生工作一直走于全区前列。
   
    计生家庭沐浴党和政府关爱

    自我市人口计生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阶段后,人口计生工作方法及思路由以社会制约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与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转变。
    2005年至2007年,我市在探索建立利益导向机制方面先后出台了四个文件,30多个人口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也相应出台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汇聚成我市人口计生的“四大爱心工程”,全市计生家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这四大爱心工程是:一、育才工程。对农村独生子女及双女户小孩,凡是父母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中考加分20分,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统招录取的,一次性奖励1000元奖金。二、保障工程。对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在小孩或父母发生意外或伤残时,给予相应救助,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农村独生子女及双女户全部免交新农合参合费,部分县区在报销的比例上还适当提高;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城镇低保对象,提高10%的生活保障金。三、致富工程。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制订优先扶持计划生育户的措施,如农业部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开发项目实施中,优先照顾实行计划生育的农户;扶贫部门实施帮扶到户的产业开发、小额信贷、扶贫到户贴息贷款、技术培训等项目时,优先安排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劳动部门在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时,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四、关爱工程。我市自2006年起对落实节育措施的夫妻均给予营养补助及一次性奖励,民政部门在发放贫困家庭社会救济时优先考虑计划生育家庭;社会福利机构优先安置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的老人养老;卫生部门对实行计划生育的特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对独生子女户入托、入园、就业、就医、入学升学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2006年以来,我市仅兑现落实节育措施夫妻的营养补助及奖励金额达347.23万元,受益人数20812人;已婚育龄夫妇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人数逐年递增,2006年全市新增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人数为9471人,2007年全市新增领证人数为13975人,2008年全市新增领证人数为21866人。全市享受中考加分2156人,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统招录取入学获得一次性奖励1000元的农村计生家庭子女207人,兑现一次性奖励20.7万元;减免新农合参合费101.28万元,受惠对象92032人。

    从“暴风骤雨”到“和风细雨”

     计划生育工作被称为“天下第一难”,我国计生工作经历了“暴风骤雨”到“和风细雨”的阶段。同样,我市计生工作也经历了由过去的依靠行政手段转变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轨道上。
    2002年,随着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及相关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市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作为新时期人口计生依法行政工作的主要目标,制定并下发了《柳州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完善依法行政管理制度和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加强和规范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行为。
    多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基层计生执法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加强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业务培训,提高基层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全市计生干部法律意识和执法观念不断增强,做到执法主体、程序合法,行政执法文书规范,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依法行政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全市未发生因计划生育违法行政导致的恶性案件。

     真心服务换来真情回报

    柳北区前锋西社区的计生专干谢建华谈起五年多来从事计生工作的苦与乐,最深的体会是:付出真心的服务,会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和回报。
    为了赢得计生对象的理解和支持,谢建华和同事们在动员辖区妇女做环扎时,总是联系车辆派人一路照看,对结扎妇女守护左右,术后及时为其送鸡汤等补品。碰上身体虚弱的妇女,她便帮着倒屎、照顾孩子,像照顾家人一样照顾她们。她的真诚让居民们向她敞开了心扉,计生管理工作也得以顺利开展。
    谢建华以服务促管理、将管理寓于服务的工作理念和思路,正是我市人口计生工作进入新阶段后的方向。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在强调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同时,更注重通过开展优质服务,不断满足全市育龄群众日益增长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需求,以此推动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上新台阶。

     群众婚育观念悄然转变

    如今,我市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独生子女家庭达14万多户,全市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农村已婚育龄夫妇自愿放弃生育二孩、终生只生育一个女孩;男到女家落户,女孩上族谱、进祠堂,女婿上墓碑文已不是新鲜事。这一切反映出计划生育对我市广大群众思想的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婚育观念深层次变革。

    图为融水苗族自治县对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父母(农村只有一个子女和两个女孩的计生家庭,夫妻年满60周岁后,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给予每人每年600元)发放奖扶金。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