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自主创新推动我市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

  • 2008-07-26   记者 罗秋振

内容导航:

打造“生态工业柳州”和“宜居创业城市”


    近年来,我市坚持科学发展,坚持自主创新,扎实推进“三个同步”,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走具有柳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打造“生态工业柳州”和“宜居创业城市”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近些年来,我市抢抓东部产业转移和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等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机遇期,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引导和扶持企业由“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转型,并为此建立了支持企业创新的行政服务体系、产学研体系、人才工程体系,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形式促使企业对制度、技术、品牌等进行全面改造和提升,使我市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和企业,其中有令人引人为豪的5户全国500强工业企业,5户上市公司,以及一批年销售收入分别超200亿元、130亿元和50亿元的强优工业企业;拥有4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这使得我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工业经济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三个同步”,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多种环保制约和管理措施,通过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使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和城市的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使与工业发展相适应、与碧水蓝天相谐的“生态工业柳州”和“宜居创业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一组数据可作为这方面工作成绩的生动注脚:
    ●近5年来,全市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27.17%和18.9%;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年均增长32.21%和54.67%。而同时,工业能耗持续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006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3.96%。
    ●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至2.63吨标准煤,下降13.95%;其中40户重点能耗企业能耗下降17.5%。全年各行业节能、环保投入达12亿元,是上年的两倍。主要污染物排放呈下降趋势,全年二氧化硫减排1.42万吨,下降14.19%;化学需氧量减排1.83万吨,下降10.58%。循环经济试点取得成效,柳钢废水基本实现内部循环,废渣实现综合再利用。
    ●2008年上半年,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41户重点能耗企业完成节能75万吨标准煤,完成“十一五”计划指标的233%。
    ●2007年,柳江河饮用水保护河段保持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在全区37条河流93个重点河段的水体水质评价中位居第一。今年上半年该河段水质继续提高。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去年优良天数达351天,优良率为96%,比上年提升20%。
    由于我市加强了“生态工业柳州”和“宜居创业城市”的建设,致力于打造绿色GDP,使得近年来我市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提起“工业柳州”,人们大多会想到酸雨和灰蒙蒙的天空。而如今,占有广西工业比重四分之一强的柳州已赢得了“工业城市中柳州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柳州工业最强”的美誉。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