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城市转型:一切为了发展民生

  • 2008-07-17   记者 王世峰

内容导航:

——市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侧记之三


    一切为了发展和民生!在前天(15日)下午和昨天上午市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分组讨论中,“三个同步”“四个名城”成为同志们关注的焦点和热议的话题。
    推进“三个同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符合工业柳州发展的实际和需要。
    市委委员、市经委主任、市中小企业局局长王柳平说,近年来,柳州工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实际上正在同步推进。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40.37亿元,相当于2005年全年的完成量;完成技改投资71.16亿元;41户重点能耗企业完成节能75万吨标准煤。通过技术改造和装备技术提高,提高产品档次,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城市转型,形成企业效率和社会效益结合发展的模式。
    市委候补委员、市发改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涛说,“三个同步”是发展理念,“经济升级,城市转型”是发展目标,也是发展战略。“城市转型”符合发展和民生两个主题,由传统工业城市向现代工业城市转型、由传统生产型城市向现代宜居城市转型等符合发展主题;由单一经济城市向文化、社会、生态、人民生活相协调的和谐城市转型等符合民生的主题。“城市转型”是一个递进和逐步适应的过程,必须不断深化和提升。
    “‘三个同步’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吻合,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周泓说。一些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下一步将按“三个同步”的指引,继续加大技改投入、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
    与会者认为,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保护、离不开城市建设,也离不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大力发展教育,建设“柳州大学”;进行品牌建设;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都体现了这一宗旨。
    打造“四个名城”,擦亮城市名片,我们要用实际行动确保美丽家园和美好生活的实现。
    柳州是老工业基地,同时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黄涛说,用“三个同步”引导柳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近期和中期的一个目标,“把经济发展融入到‘四个名城’建设中,通过经济总量提升建设‘四个名城’。”
    “打造‘四个名城’,擦亮柳州名片。”市委委员、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永南认为,打造出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和旅游名城,柳州的城市形象就出来了,柳州人在外面的形象就树立了,柳州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就有影响力了。
    “城市因历史而厚重,因文化而互动,因和谐而文明。”柳州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郁志刚说,生活在柳州,每个人都希望柳州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强大。发展理念决定发展方向,影响发展过程。推进“三个同步”,建设“四个名城”正是实现美好愿望的一把金钥匙。
    与会者们表示,宏伟的蓝图和美好的未来已经描绘,下一步的关键是落实,他们将把“三个同步”“四个名城”的思想和理念贯彻到每个干部、企业中去。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