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柳州市人民政府公开承诺书

  • 2007-11-02

内容导航:

    为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根据自治区作风效能领导小组《关于在各级机关和干部中推行公开承诺的实施意见》精神,对照查摆问题阶段查摆出的突出问题,结合全市工作实际,现就加强市政府自身建设郑重承诺如下:

 

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建设开拓创新的政府

1.加强思想修养和党性锻炼,政治上与党中央、国务院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各项部署。

2.健全政府学习制度,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市政府领导每年撰写工作研究性论文1篇以上。

3.创新思路,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做到工业发展与环境治理同步推进,国民经济与宜居城市同步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二、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努力建设高效务实的政府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集中精力抓好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问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 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推行并联审批和网上审批,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建立完善“三项制度”,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完善项目服务。进一步加强备案制度建设,简化招投标程序,减少、简化报装、报建等程序,加快企业工商登记等环节。

3.完善市领导联系县区、企业和新农村试点制度,深入开展“为纳税人办实事”“中小企业服务月”等各项服务活动,进一步更新服务理念,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手段,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4.大力压缩政府会议和文件。改革会议形式,压缩会议时间,提高会议质量,提倡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减少政府文件,提高政府办文效率,特急件1个工作日内办结,急件3个工作日内办结,普通件10个工作日内办结,特别复杂、需多方协调的公文15个工作日内办结。

5.从严控制各类检查,多深入基层和一线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市政府领导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三个月。

6.加强对政府部门的管理,严格工作规范,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法定程序办事,严格执行“四牌”工作制。 

7.加强政务督查,确保政令畅通,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对既定的目标、部署的工作和确定的事项,实行责任到人,追踪问效,确保完成。

 

三、科学决策,政务公开,努力建设阳光透明的政府

1.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切实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2.增强政府行为透明度,政府行政决策事项依法予以公告,政府重大活动和结果及时向社会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全面推进“阳光政务”,市直54个行政单位及所属122个二层机构、县区政府及所属266个部门全部推行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办证窗口印制《办事指南》。

4.整合各类便民服务系统,把行政审批业务系统、政府热线12345等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在媒体上开设《市长信箱》《政府热线12345瞭望台》,努力打造反映社情民意的快捷通道,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四、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努力建设百姓满意的政府

1.全面推进就业与再就业,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健全援助机制,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让更多群众就业有门、创业有路。

2.加强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机制,认真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让更多的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切实抓好为民办实事工作。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在教育、卫生、住房、治安等方面,切实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见成效,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五、依法行政,严于律己,努力建设法治廉洁的政府

1.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促进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2.自觉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诚恳接受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3.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制度和规定。加强政府系统监督检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发生。

以上承诺,诚请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