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夜游柳江,蟠龙高山流水如画,星海旋宫彩龙卧波,柳江两岸如九珠环玉带,星河幻七彩……
这是
童心感受着变化。“城乡清洁工程”实施一周年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我市的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
你看,那碧绿的柳江倒映着蓝天白云;洁净的滨江路杨柳依依,繁花盛开,芳草茵茵;昔日杂草丛生,黄泥成堆的东堤路旁建起了曲径通幽、花木成林的休闲长廊。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焕然一新的沿江楼宇。站在红光大桥上俯瞰滨江路,青砖白墙的楼宇和色彩斑斓的花带在柳江涟漪中幻化成一幅美丽的倒影,好一幅“江南水乡”图!
最近,三中路经过样板街改造,已经凸显了城市品位。
从美国探亲回来的戴德第老人谈起柳州新貌充满了自豪:“日日新,年年变。特别是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一年来,又看到政府做了不少让老百姓高兴的好事!”
“城乡清洁工程”实施一周年,柳州处处新画卷。
“一庭不扫何以扫天下。”
2006年9月,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提出在全区大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把“城乡清洁工程”开展成群众的民心工程、企业的信心工程、城市的管理工程、发展的环境工程和干部的作风工程。
“说要做的事就要做”“说了就干,定了就办。”围绕自治区党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我市积极行动,周密部署,扎实推进,掀起了处处抓清洁卫生、美化环境的热潮。
市委书记蒋济雄明确提出:“我们的‘城乡清洁工程’不要只局限于扫扫地,而要立足于使城市上档次。改造‘农村版’、建设‘国际版’,提高城市品位,建设宜居城市。”
市领导在每次检查“城乡清洁工程”时,“高起点、高标准”“深化认识、深入持久开展”“严格要求”“实实在在做好,扎扎实实推进”“打造国际版”等成了高频使用词语。在今年8月9日召开的“城乡清洁工程”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部署会上,市委书记蒋济雄以“深、细、精、高、严、实”这六个字系统概括了我市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总体要求。
为加强对“城乡清洁工程”的领导,我市从工程开展之初就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秘书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城乡清洁工程”管理委员会。
各县区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在组织机构上保证“城乡清洁工程”的实施。为加强对“城乡清洁工程”的督查、巡查工作,我市还成立了市“城乡清洁工程”督查组、市“城乡清洁工程”特别巡查组,邀请市相关部门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二线老同志担任成员,分10个组对六县四区“城乡清洁工程”开展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考核。建立了市领导检查、现场办公制度。
市委书记蒋济雄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市“城乡清洁工程”进展情况汇报。市长陈刚到相关部门对我市“城乡清洁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调研,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经常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及城区召开“城乡清洁工程”专题协调会,部署“城乡清洁工程”工作。市四套班子领导多次亲自带队检查“城乡清洁工程”整治活动的进展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有关县、区限期整改。要求各城区、各部门建立由主要领导负主要责任,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的工作责任制,层层负责,确保按自治区的要求全面完成各项整治工作任务。
“领导重视,制度完善,措施得力,资金到位,成效显著。”自治区“城乡清洁工程”驻柳督导组组长王宁,用简洁的语言评价我市“城乡清洁工程”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年来,我市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干部作风出现好转,企业投资信心增强,城市形象提升,民风变好,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