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委员风采

做“三不”家长

  • 2014-10-09    广西柳州市第八中学 蔡雪静

内容导航:

人如果没有了学习的热情,再聪明的大脑都是摆设。”这是我最爱在儿子面前唠叨的一句话。可他从来都认为我在跟风讲,与他半点关系都没有。

刚上初一,他依然用他童心未泯的听课方式游离于课堂中,时而左顾右盼,时而不知所云,时而窃窃私语,时而莫名大笑。这种低效的听课率导致老师频频告状,成绩令人揪心不已。

自小学以来,儿子成绩从未让我担心过,为什么一到了初中,就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呢?我真搞不懂,以他的智商又不是听不懂,为什么课堂的表现那样糟糕!一些小学成绩不如他的同学,一个个都在进步,惟有他在退步,这种反差我太承受不起了!这太令我伤心了!

所以,每天我一回到家,只要看到他不在学习状态,我就恼羞成怒,我就歇斯底里地大吼:“你都差到这种地步了,还不认真学习,你发神经了!”

每当儿子听到我的怒吼,只是怯怯地望我一眼,然后心神慌乱地拿起一本书潦草地看起来。这一举动让我极不顺眼,忍不住刚平息的怒火又凶他:“你到底想不想学?不想学就别装模作样地看,你以为为我学是吗?为谁学你想清楚了?如果不想当乞丐的话,你从今天起就不要再这样不可救药下去……”我噼噼啪啪甩了一大通老生常谈的废话给他。

结果,一年多来,儿子的这些劣习没有半点改观,我却变得越来越身心俱疲。

终于有一天,我自问:我到底为什么要把自己折磨成这样?难道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让自己每天伤心,难过吗?不是的,是上帝派他来陪伴我,他或许调皮、不听话,但他是上帝赐给我的礼物,一件修炼我意志的礼物,如果我善待它,他或许会带给我意想不到的快乐,如果我挑剔他,那只能永远郁郁寡欢。

当我想通了这点,我终于放下我对儿子的苛刻,开始以平和淡定的心态去看待他那些不尽人意的表现,只要儿子身体健康、品行端正、天天快乐,暂时成绩不优秀又怎样呢?

正所谓“守得云开见月明”,从初二下学期开始,无论儿子考得怎样,我都极力守住自己的情绪和内心的宁静,在教育儿子时“不急躁”,说话“不极端”、讲理“不尖锐”。儿子也变得乐于接受我的批评和建议,成绩大幅度提升。

如今回头想那段很煎熬的日子,我悟出一点:“寒冬腊月”中是无法盛开美丽鲜花的,决定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的是情绪,处于“悲观”、“惊恐”之中的孩子不可能学得好。而孩子的不良情绪来源于家长的不良情绪,准确地说,家长的“焦躁”、“忧愤”决定孩子的“悲观”、“惊恐”,因此,教育的一切力量都在于教育者的自我修行,归于内心的平静与气度。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