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马鞍山是柳州的历史文化名山,山上有诸多“仙迹”,山下有广西第一大禅林——灵泉寺,曾一度是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登上山顶,纵目远眺,全城景色一览无遗,可以非常直观地领略到众多历史名人对柳州城市整体风貌的描述:徐霞客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郭沫若的“邕江惜别柳江来,拔地奇峰画卷开”。
马鞍山 马鞍山因其形如马鞍而得名,古时每逢春夏雨季,烟缭雾绕,犹如天马腾空,是柳州古八景之一。马鞍山古也称仙弈山,相传八仙中铁拐李和吕洞宾两位仙人在马鞍山上对弈,并在岩石上留下了一个十九槽的棋盘和一个一尺多长的仙人脚印。山上多石灰岩溶洞,有仙弈岩、思柳岩,仙弈亭、弈趣亭等多个景点。马鞍山是历代游客登高望远的最佳去处,柳宗元游览马鞍山后,在《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文中,有详细生动的描述。《徐霞客游记》中也对此山的面貌及特点作了详尽介绍。至今山上摩崖石刻还留有宋、元、明、清历代名人游客的诗文数十处。最具代表性的有:宋靖康元年(1126年),丘允《仙弈山新开游山路记》中“由是每岁方春,卉木葱茜,景候容与,则都人士女,咸乐以道其巅,纵览徜徉,熙熙焉各适其适。”宋绍兴二年(1132年),王安中《新殿记》中“柳距京师六千里,独能于空山野水之间,兴此伟杰胜丽之观,移人心目,忘其去国之远。”宋淳化二年(991年)蔡仲典游记题字为最早。
灵泉寺 柳州灵泉寺有千年历史,始建于唐代,柳江南岸马鞍山西麓。因寺临小龙潭,潭水澄碧,清洌甘美,古称灵泉,寺因以得名。历来是香客们虔诚朝拜的佛门胜地,曾经一度是中国南方一个重要的佛教活动中心。王安中《新殿记》记载“凭轩俯视殿宇而壮之,以为广右第一” “伟杰胜丽,可与京师大寺媲美”。2006年,在原址考古发掘,清理出灵泉寺3期建筑遗迹,其中最早的一期遗址建于唐代。考古工作者根据这一重要发现,结合柳宗元《柳州复大云寺记》中的相关记载,认定灵泉寺的前身就是大云寺。古刹曾经先后改名为灵泉寺、天宁万寿禅寺、报恩光孝禅寺等,至明代再次改称灵泉寺,历史上的灵泉寺屡废屡建。1986年再度重建,2012年又按宋代形制进行扩建,现拥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阁、斋堂、禅堂、僧寮、钟楼、鼓楼等寺庙建筑,黄墙内古典楼阁飞檐翘角。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亲自题写“灵泉古寺”金字题额。大雄宝殿双檐歇山顶,飞甍崇脊,内塑有三宝佛、观音等神像;天王殿的四大金刚,手持法宝,威风凛凛;钟楼、鼓楼均为底座正方形的砖木双层建筑,四角翘起,犹如飞鸟展翅,形式典雅、优美。
观景台 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柳州自古有民谣“三天不见马鞍山,心神不定睡不安”。马鞍山是市区的最高山峰,主峰海拔270米,登上山顶全城景色一览无余。2014年,为方便群众俯瞰全城胜景,专门修建了一个钢框架结构的玻璃扇形观景台,而且在山体内配置了2部竖井电梯,绝对高度173米,直达山顶只需48秒钟,这在中国也是首创。站在观景台上,龙城全貌尽收眼底,美丽的柳江河穿城回流,形成一个巨大的“U”字。柳江宽阔的江面,碧水盈盈,风光绮丽;多座跨江大桥,造型优美,气势恢宏;众多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美轮美奂;纵横交错的街道,车水马龙,一派繁华。霓虹灯下的夜景更美,整座城市一片灯火辉煌,犹如一个大大的聚宝盆,五彩斑斓,摄魂夺魄。笼罩在淡淡夜色中的柳江,色彩变幻,风情万种;每条街道都变成了皓光闪烁的银河,灯若连珠,辉煌灿烂;一幢幢高楼大厦披上了宝石镶嵌的外衣,造型各异,闪耀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