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建言献策

关于以特色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建议——鱼峰区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之三

  • 2020-05-15    文:经济三组

内容导航:

  围绕“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目标,按照“跳出土地制约、跳出农业小圈、跳出农村发展”的思路,大胆探索创新,多条腿走路,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能人的示范带头作用,采取“五大模式”,推动集体经济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激活农村集体经济,有力助推脱贫攻坚,带动乡村振兴。

  一、基本概况

  我区所辖7个街道和2个镇、21个行政村(社区),除里雍镇里雍社区、荣军街道驾鹤村、五里亭街道鸡喇村和麒麟街道水南村外,17个行政村 (社区)均有脱贫攻坚任务。鱼峰区现有贫困村4个,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653416人(其中里雍镇5011718人、白沙镇4641698人)已脱贫7112684人,未脱贫(含新识别)254732人,全区目前贫困发生率1.3%。驾鹤村、鸡喇村和水南村3个城中村位于城区,已基本城镇化,村集体经济主要来源是门面、厂房等固定资产出租,发展比较成熟。20186月,里雍、白沙镇从柳江区划归鱼峰区时,还有7个村为集体经济零收入的“空壳村”,各村集体经济发展普遍比较薄弱,是当前我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重点地区。

  二、发展集体经济存在问题

  一)合作社负责人经营管理能力不强。村民合作社运作还不够规范,合作社负责人普遍缺乏项目经营管理经验及能力,对市场风险预测不足,对如何发挥本地优势、如何更好的管理、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如何处理股权分配、如何规避风险等问题研究不够,经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二)部分村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资源短缺。部分村无集体土地资源或可开发利用的资源较少,创办集体经济缺乏先决条件;部分村基础设施落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筹措难。目前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的资金主要靠财政兜底,村集体自我造血能力较差,根本无法拿出启动资金。

  (四)发展项目有不可预见性的风险。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个项目的实施都有不可预见性的风险,目前在考虑如何发展集体经济上想得多,但是对项目后续如何管理、集体经济增值保值风险如何规避,如何建立发展集体经济长远发展规划,建立长效增长机制等考虑较少。

     三、建议

  一)依托品牌产业,重推特色产业模式。根据各村的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地理环境,因村制宜,依托农产品、养殖业、自然资源等农业特色品牌产业,推广实施“豆角竹笋种植”项目、“田螺养殖”项目、“优质水稻种植禾花鱼共养”项目等。探索“党支部+村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的经营模式,鼓励村民合作社与有实力的农业企业、产业能人联合经营,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实现村企合作、联村共建、收益共享,带动产业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

  (二)投资物业项目,开发实体经济模式。组织资源匮乏的贫困村,通过异地兴建、联村共建、集体购置等形式跨地置办专业市场、门面商铺等物业项目利用部分小集镇的人气优势,抢抓供销社改革之机,采取村集体经济出资、供销社出地的方式联手打造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商铺,拓展实体收入来源。

  (三)利用股金红利,实行村企联姻模式。利用目前改善公共交通条件、创建新型文明城市、美丽乡村的契机,创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公司,形成公司经营、利润共享的经营体。积极探索“党建+村民合作社+村企联营”的扶贫模式,充分利用村级集体闲置的公共场所、办公用房、仓库、校舍等,兴办农产品加工厂、竹木加工厂、选果厂等,实现闲置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四)借助优势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模式。借势乡村振兴工作,把乡村山水、人文、农业等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把各级财政投入的乡村旅游建设资金,按照一定比例份额入股旅游公司,共同开发旅游项目,共享旅游分红。

  (五)盘活存量资产,发展资产经营模式。支持村民合作社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购置车辆、农机、餐具等,形成村集体资产进行出租。积极鼓励各行政村后盾单位从资金、项目、实物等方面支持村级发展集体经济,形成村集体资产,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六)强化培训考评,规范管理村民合作社。通过集中培训、相互观摩、外出考察等方式,不断提高村民合作社人员适应市场、发展集体经济、经营管理项目、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强化村民合作社的规范管理和运作,使村民合作社积极担负起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任。加强对村级“三资”清查,确保村民合作社产权明晰。

  七)注重顶层设计,为发展集体经济开通“绿色通道”。抓村集体经济建设,要整合部门和社会力量,协同作战,避免单打独斗。要对无资源、无资产、无资金的“空壳村”加快加大扶持力度,培育造血功能,建议从区层面出台政策,在建设村集体经济项目审批、用地指标、贷款贴息、扶助资金等方面,给予优先解决,开通“绿色通道”,鼓励金融资金、民间资本、财政投入等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建设。通过前期的“搀扶式”投入,“扶上马”并“送一程”,使这些“空壳村”尽快产生造血效应,最后再慢慢放手、断奶,真正解决好农村有钱办事的根本性问题。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