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峰区政协教育组
一、历史回顾
柳州市窑埠街小学(前身为柳江县立实验小学窑埠分部、窑埠街实验小学),由中共特别支部创办于1942年春,迄今已有七十年的历史。郑黎亚、杨冶明、吕壁如、方兮、黄凛、沈丹凤等地下党员在该校任教,他们利用教师身份传播革命火种,使这所小学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宣传教育阵地。
抗日战争期间,窑埠街小学除招收抗日战争第四战区长官司令部、政治部军官的子女以外,同时也招收了一批难民的子女,以及窑埠街贫苦人家的子女。虽然学生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但老师一视同仁,同学亲密无间。
学校以团结抗战、振兴中华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实行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办学方针,重视培养同学们做人的基本品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以及相互关心、爱国爱家的正确思想。学校纪律严明,校风艰苦朴实,老师言传身教,虽然办学只有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但在同学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影响了他们一辈子的人生之路,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材。
1944年,因日寇进犯柳州,学校被迫停办。1946年,在社会民主人士黎达愚和开明乡绅民振华等人的资助下,窑埠街小学得以重新开办。解放后,1951年,更名为柳州市第十一小学,1957年,易名为柳州市窑埠街小学。1972年,更名为大寨小学。1977年,再次恢复为柳州市窑埠街小学。2009年4月,为支持柳州市十大重点工程“窑埠古
镇”的建设,窑埠街小学整体迁至柳东路小学上课,待新校园扩建落成后,重新启用柳州市窑埠街小学校名。
窑埠街小学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培养了张翼翼等一大批海内外知名人士,如:伍世文,曾任台湾“国防部长”;刘仲超,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曲家、画家;伍百年,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创建人之一,园艺专家;钟尔琳,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吴群策,曾任中共广东省委讲师团团长,广东哲学会会长。
窑埠街小学闪烁着革命的光辉。为了使先辈的光辉不再尘封,让新一代的青少年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把窑埠街小学建设为我市红色教育基地。
二、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的必要性
1.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可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功效。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近几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道德素质下滑,艰苦奉献的精神失缺,需要对公众特别是青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红色教育基地势必成为公众学习历史知识、了解革命传统的重要渠道,成为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成为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思想修养的重要场所。
2.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可以充实、丰富我区生态旅游的内涵。窑埠古镇的建设,即将成为我区的旅游亮点,如在此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可不断丰富旅游内容,促进我区旅游业的发展。
3.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可提高鱼峰区的知名度,增强吸引力。通过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可对游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在满足游客旅游的同时,使其在思想上得到提高、精神上得到充实、情操上得到陶冶,将吸引更多游客前往驻足,提高鱼峰区对外的知名度。
4.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可填补我区红色旅游空白。鱼峰区有着独特的红色资源,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将填补鱼峰区红色之旅空白,对我区旅游经济的大发展大有裨益。
5.以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为依托,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带动其他产品开发。我区旅游业现已初具规模,然而旅游产品匮乏,更缺少有纪念意义的旅游产品。通过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开发红色旅游产品,给游客留下红色记忆,同时可配搭其他本地特色生态品,从而带动其他产品开发。
三、对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的几点建议
1.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窑埠街小学的文史陈列馆选址和规划工作。把窑埠街小学的文史陈列馆纳入窑埠古镇建设的统一规划中。红色教育基地的开发建设,不仅可以彰显鱼峰区特色文化,打造鱼峰区知名旅游品牌,还可以让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迸发出足够多、足够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服务于民。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意义及其必要性,建议将建设窑埠街小学文史陈列馆列入2013年区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中,认真搞好文史陈列馆选址和规划,尽快分期分批实施,争取早日建成。
2.要广泛收集抢救挖掘历史资料,及时走访当事人及历史见证人,精心征集陈列精品。挖掘教育基地所蕴含的历史内涵、文化内涵、精神内涵和思想内涵,比如以此革命题材为背景可拍摄影视片,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3.要高度重视红色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在红色收藏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大力开发具有教育性、收藏性的平价旅游产品,增加旅游业产值,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4.要申报立项。建议将此项目向柳州市申报立项,并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扶持,以期达到争取资金和扩大宣传两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