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情民意

社情民意2018第一期

  • 2018-06-22    

内容导航:
 社情民意

2018年第一期

 

 

我县城市盲道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

 

城市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盲道建设和使用情况不仅体现了一个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程度,还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近年来,随着我县县城街道的不断翻修扩建,盲道的建设和管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有:

1、盲道被挤占。街道扩建后,在人行道上设置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停车位和公交候车亭,直接占用了盲道;

2、人为占用盲道。自行车、电动车、小汽车乱停放占用盲道,甚至一些商家直接占用盲道摆摊;

3、盲道设计和建设存在一些问题。盲道设计方面如井盖或配电箱设置不合理,井盖或配电箱穿插在盲道中间,从而使盲道需围绕井盖或配电箱拐弯前进;

4、部分道路盲道中断甚至没有盲道。

关爱残疾人是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为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建议进一步加强我县城市盲道的建设和管理。

(政协提案法制委)

 

关于恢复原融水镇中学校名的建议

    原融水镇中学成立于1962年,至20125月,上级有关机构将之更名为融水县实验中学。至20138月,又更名为“融水县民族中学南校区”。

融水镇中学被更名为融水县实验中学后,“融水镇中学”这个校名被转移给融水镇二中(原融水乡中学)使用。这样,融水镇二中便成了融水镇中学。

两校更名后,出现系列问题,主要有:

1、两校重叠,称谓属性无法确认,社会上查找原融水镇中学的人与事,乃至信物投递、以及物流运输常常出现混乱已属常态。

2、两校均有自己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成绩,两校学子均有自己的眷校情怀。学校易名,校名混淆,使原校师生的情结无法排解,不利于原校师生、校友组织开展相关纪念活动,也无法回馈母校。

为此,建议将民中南校区恢复为融水镇中学。

(政协委员:曹景崇、杨天华)

 

关于铺设烟草公司至高岭新区幼儿园路口

人行、自行车道沥青路面的建议

 

融水镇寿星北路烟草公司至高岭新区幼儿园路段,是融水县城南北连接的重要咽喉,道路两侧新建的防护栏与墙壁上的民族文化浮雕十分引人注目,给县城建设和创建特色旅游名县增添了光彩。

但是,这路段两侧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路面由于常年风吹雨打,年久失修,路面多次被开挖,已经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加上新建防护栏脚加固一条水泥梁,一遇到下雨天路面积水更加严重,甚至积水三四天也没有消失,行人经常踩水而过,摩托车通过时泥水四溅(见附图),严重影响了行人、自行车的通行。为此建议:

重新铺设寿星北路烟草公司至高岭新区幼儿园道路两侧防护栏内的沥青路面,做好排水处理,达到方便行人和自行车的顺利通行。

(县政协委员:吴荣辉)

 

关于减少我县财政专项资金审批手续的建议

 

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关注我县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更加加快,使我县在教育、交通、城建、扶贫等各领域工作中突飞猛进,极大改善了民生,有力推动了融水经济社会发展。

但是,在建设项目需要请款时,填写《融水苗族自治县财政专项资金审批表》。在审批过程中,主管项目单位意见需要3-4位领导审批签字,发改局、财政局都要业务股室、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签意见,然后才到县政府领导审批,一张表前后至少需要12个人以上签字,一般正常情况下需要2个月才能请到项目款。如果不顺利,遇到负责审批签字的领导开会或出差的,需要3个月。不论项目资金大小,一个项目一般请款至少3次以上,项目资金审批存在手续繁琐、耗时间长的问题,影响了建设单位的工程进度和我县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

为此我们建议:

减少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的审批手续。项目主管单位(业主)有业务股室、分管领导或者主要领导2个人审批;发改局的业务股室和主管领导应该不用审批,因为他们只是项目规划立项,而不是业主,不怎么了解项目实施情况,而且也很难到项目现场检查验收;财政局有分管领导和主管领导审批就可以了。这样,审批签字的领导就少了一半,领导和部门的工作量也就减少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建设项目审批实行限时办结制。对建设施工方实行定期定时、分期分批提交审批相关材料,审批部门在业主收到建设施工方提交齐全相关材料后,应该在1个月内审批完成。这样,可以减少建设施工方的劳动成本,又达到提高政府的公信度和执行力。

(非公经济组委员:陈  周、刘顿顿、吴荣辉)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