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链漂到水面上你一定没见过。如果有人说真有这种事,你会相信吗?下面就说说铁链子漂上水面的事。
这事不是新闻而是历史,发生在本县江口乡的江口村这个地方。要想说清楚这件事,得先了解一下江口的地理位置,再从传说讲起,然后用事实来证明。
江口,处在柳江与洛清江的交汇处,是个四通八达的水路码头。本地人称柳江为大河,洛清江为小河。大河往上通柳州,往下经梧州直达广州;小河通旧时的雒容县城,继而经如今的鹿寨县城,再上永福可到桂林。住在江口的河边人家,对于水涨水退,或波涛汹涌,或风平浪静,都已司空见惯。当大河、小河同时涨水,这里就成了黄汤汤的泽国;有时,只是大河涨水,虽然河水倒灌,除河口外,小河还是清幽幽的,一浑一清,泾渭分明。有道是“大河涨水小河清”,在外人看来,这可是难得一见的景致,然而江口人也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没人会多瞥两眼。不过,偶尔也有例外——那是百把年前的事了。
听前辈说,有那么一回,小河水突然暴涨,而且水急浪高,有人无意中看见浑浊的大浪中似乎有个什么物件在晃来晃去,像条大蟒,摇头摆尾。哎!莫不是传说中的蛟龙戏水?越想越悬乎!于是急忙招呼路人来看。瞬间,围观者越来越多。人们七嘴八舌议论不停。有眼尖的,一眼就看出那是一条铁链,缠着一节大木头,在汹涌的河中上下翻滚,左右摇摆。
话说回来,江口人历来有“捞大水财”的本事和习惯。所谓“捞大水财”,就是打捞那些随着猛涨的河水飘来的各种物件,比如水桶木盆,树枝竹子乃至大树原木等等。一听说大水漂来铁链,自然会有人盘算。经过紧张准备,一艘船出现在浪涛滚滚的河面上,直朝铁链驶去。待到目标附近,几个人忙乎良久,好不容易才把那条五大三粗的“尾巴”拉上船头,谁想就一眨眼的功夫,只见船头直往下沉,眼看就要钻进水里。这还了得?说时迟那时快,人们七手八脚,连忙将铁链掀下水里,船头才重新抬了起来。一场惊惶过后,坊间风传:江口小河里有蟒蛇,都成精了,变条大铁链掀起大浪,弄得小河都发大水了……
这“神话”一传就是好几十年。洛清江这小河里有蟒蛇精吗?人们当然不信。洛清江这小河里有大铁链吗?人们将信将疑。
上世纪50年代末,久旱不雨。一天中午,烈日当空,风平浪静,河水纹丝不动,水清见底,连河床的石头泥沙都看得一清二楚。供销社一艘货船从导江返航,路过小河口对岸那个俗称“马屙尿”的地方,船工们无意中发现水底躺着一条蟒蛇,顿时吓了一跳——莫非神话中成了精的蟒蛇果真现身了?有胆大的再细细一看,发现是一根粗大的铁链!这事一下子又传开了。
废铜烂铁也值几个钱呢!生产队立即组织人力打捞。果不其然,捞上来的就是一条特大的锁链。大伙把它拖到大码头的月亮坪上,绕了好几圈,堆成一大堆。听说传说中的“蟒蛇精”终于露出尊容,人们无不争相围观。
这是几节海碗口般粗大的铁链,每节约七八米长,由铁环组成,环环相扣;打制铁环的粗铁,直径足有一寸,却看不见接口。节与节之间用特大铁锁相连,铁锁锈迹斑斑,有的已锈蚀损坏,铁环则完好无损,光滑不锈。
也许,史上确实有人见过这条沉在河底的铁链,因无知而迷信,将它神话了。
不过,人们又疑惑了:为何有这么一条大铁链沉于此地?
历史对这个问题作回答——
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声威大振。1854年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在佛山起义响应,广东艺人李文茂亦在广州北郊佛岭揭竿依附。1855年5月,陈开率大军4万余人,乘船千余艘,破藤县,过平南,于9月攻克浔州(今桂平),建立大陈国,年号洪德。陈开自称平浔王,分封李文茂为平靖王。1857年3月,李文茂攻克柳州,建立规章制度,开炉造币,称“平靖盛宝”。继而攻克融县,势力延伸至黔桂边境。后,李文茂领兵北上,围攻桂林,不料兵败苏桥,只得退守柳州。为防清兵沿洛清江而下,李文茂派其弟李元辉驻守江口。守军扎竹排并加以特大锁链封锁洛清江这一咽喉要道,自以为固若金汤,万无一失。不料清兵沿洛清江南下不走江口,而是趁夜间从雒容拖船上岸,直接抬到洛埠投入柳江,然后直捣柳州。坐镇柳州的李文茂见清兵突然出现,误以为江口失守,慌忙往西撤退。此时,清军兵分两路,一路追击李文茂,一路围攻江口。李元辉孤军无援,溃败逃散,遗下的封江锁链沉入水底……
据说,1958年大办钢铁,这些铁链被熔于高炉,一同被铸造成鹿寨县“日产生铁20万吨”的“钢铁卫星”了。所幸的是,广西博物馆尚保存有此铁链极小部分的实物。
笔者猜测,此铁链既然长可栏江,而今只捞起几节,河底必定还有存留。不知这潜藏于水底的“巨蟒”,何日才原形毕露?
上一篇: 常安巡检司 || 下一篇:柳州柳侯祠祭田在鹿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