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鹿寨文史

柳州柳侯祠祭田在鹿寨

  • 2018-04-20    刘江平

内容导航:

  唐长庆二年(822年),柳州地方人士为纪念柳宗元的政绩,建庙于罗池畔,取名“罗池庙”。后多称柳侯祠。位于今文惠路柳侯公园内。历代或重建或修葺。清人记“历唐、五代、元、明不废”。现祠宇是1987年按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石刻柳侯祠平面图重建。长约80米,宽约26米,占地面积1958平方米。1 

  建祠就会有祭田,何谓祭田?辞海中写道:“旧时族田中用于祭祀的土地。” 

  柳侯祠祭田在何处呢? 

  《柳州县志•卷之五•祭田》(乾隆29年版)中记载:“柳侯祠祭田坐落雒容县雒清乡大汾等村。雷永积户新米一石伍斗,租禾四把每把重一十伍斤,康2钱八文。又坐落洛清乡绿鹅独寨等村。潘生地户新米一石伍斗,租禾六百双每双重叁拾斤,康钱四拾文。 

  这段文字,明确地点明了柳侯祠祭田在大汾、绿鹅和独寨这三个村子。 

  这三个村子现在哪里?为什么会在这三个村子设祭田? 

  经查阅有关资料,走访有关人员和实地考察,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团。 

  一、《柳州县志﹒卷之五﹒祭田》提到的雒容县是哪里 

  《雒容县志•卷之三•沿革》(清乾隆59年版)记载:“唐:太宗时改南昆州为柳州,始于马平分置洛容县,属柳州。五代楚、南汉:雒容县并属柳州。宋:雒容县,属柳州。仁宗时以象县省入。元:雒容县,属柳州路。明:雒容县,属柳州府。国朝:雒容县,属柳州府。” 

  《雒容县志•卷上•沿革》(民国23年版)记载:“唐:洛容,贞观中置,属柳州;象县,初属桂州,后属柳州。五代:洛容,属柳州。宋:洛容,属柳州;象县,嘉祐四年废,入洛容。元:洛容,属柳州。明:雒容,万历四年移治,仍属柳州府。前清及民国仍设今治。” 

  《鹿寨县志》(1996年版)记载:“1951629日,中渡、雒容、榴江三县及修仁县一部分合并成立鹿寨县,县治设鹿寨镇,隶属柳州专员公署领导。” 

  由上可知,《柳州县志•卷之五•祭田》(乾隆29年版)中记载的“雒容县”,绝大部分属如今的鹿寨县(20111月,原鹿寨县的雒容镇整体划入柳州市鱼峰区),一小部分(运江镇)属象州县。 

  二、《柳州县志•卷之五•祭田》提到的雒清乡、洛清乡是哪里 

  《雒容县志•卷之二•疆域》(清乾隆59年版)记载:雒容县辖“五乡:上罗乡,洛清乡,洛斗乡,托定乡,丰轨乡。” 

  《鹿寨县志》(1996年版)记载:“唐至明代,雒容县行政区划无可考。清乾隆年间,雒容县划分为上罗、洛清、洛斗、托定、丰轨等5个乡。……洛清乡辖1099个村及中渡、独宿2圩和平乐1镇。” 

  后经过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名称变更,实际上,《柳州县志•卷之五•祭田》提到的雒清乡辖区即如今的鹿寨县鹿寨镇辖区,洛清乡辖区即如今的鹿寨县中渡镇辖区。 

  三、鹿寨县如今是否有大汾、绿鹅和独寨这三个村子 

  经调查,如今鹿寨县鹿寨镇鹅洲村民委有一个屯叫大汾塘,简称“大汾” 3 

  经调查,如今鹿寨县中渡镇朝阳村民委有一个屯叫独寨屯4 

  经调查,如今鹿寨县没有一个村子叫绿鹅,但在鹿寨县中渡镇朝阳村民委却有一个屯叫“六末”。六末屯与独寨屯紧紧相连。 

  笔者认为,“六末”村应该就是上文的“绿鹅”村。理由是,在桂柳方言中,“六”、“绿”同音,都读;而桂柳方言中,“末”读与“鹅”的读音非常相近,故有一种可能,是由于记述者耳听有误,误将“六末”写成了“绿鹅”;而另一种可能,是后人为了书写简便,将“绿鹅”写成了“六末”。5   

  四、大汾、绿鹅和独寨这三个村子历史上主产农作物是什么 

  《柳州县志•卷之五•祭田》上提到,柳侯祠祭田提供的都是“米”,也就是稻谷。那么,大汾、绿鹅和独寨这三个村子历史上是否生产水稻?经查询古籍,历史上的雒容县一直主产水稻6。时至今日,这三个村的主产仍然是水稻。如今,大汾仍有水田1000多亩,六末、独寨各有水田400多亩。这从一个方面证实了这三个村历史上成为柳侯祠祭田的可能性。 

  五、大汾、绿鹅和独寨这三个村子是土著居民还是外来迁徙者 

  经实地调查询问,这三个村年青一代几乎都不讲壮语了,因此,1983年版《鹿寨县地名志》中说,“多属汉族”。但实地调查得知,这三个村老一辈居民几乎全都讲壮语(现在讲话还带有明显的壮语腔调)。也就是说,这三个村老一辈居民都是土著居民,不是外来迁徙者,他们在此地都有很长的居住历史。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这三个村历史上成为柳侯祠祭田的可能性。 

  六、这三个村子距柳州甚远,柳侯祠祭田为何设于此 

  这三个村子,距柳州甚远,从今天公路查看,有数十公里,即使驾驶汽车,也要一个多小时。距离那么远,柳侯祠祭田为何会在这里呢? 

  我们知道,在古代,运输最便捷、最经济的就是水运,为了运输便捷,节约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古人不惜花大力气,修建人工运河。 

  大汾、绿鹅和独寨这三个村子是不是靠近河流呢?对这个问题的考察,笔者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查看地图及其他资料,二是实地勘查。 

  对这个问题的考察,几经曲折,耗费了笔者不少时间和精力。 

  (一)大汾的考察 

  柳侯祠坐落于柳州市,而柳州的母亲河是柳江,柳江很重要的一条支流是洛清江。洛清江是鹿寨人民的母亲河。大汾是不是坐落于洛清江边呢? 

  笔者首先是通过百度地图上查看。百度地图上,大汾距离洛清江有不近的一段距离。  

百度地图中的大汾距离洛清江有不近的一段距离 

  难道大汾不在洛清江边?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 

  一天,偶遇一位大汾人,我赶忙探问究竟。她说:“大汾村不在洛清江边。”我正在疑问之中,她又接着说:“但老村在洛清江边,上码头就是。” 

  她的话说得一波三折,我的心也随之起伏。为进一步考证,探究真实情况,我决定到实地考察。 

  三月的一天,我邀上文史爱好者林柽华,冒着淅淅沥沥的春雨,驱车来到大汾塘屯。 

  在大汾塘屯,我们找到了林柽华早先约好的84岁的刘志贵老人。    

  刘志贵老人告诉我:“大汾塘这个村比较大,村民居住在2平方公里左右的范围内,比较分散。解放后,由于人口发展,原来的老村太狭窄,居住不下,就向外扩展,形成了新村。所谓的大汾塘老村与新村,实际上还是陆陆续续连接在一起的,一上洛清江码头就是老村。” 

大汾老村的古码头遗址 

      我终于弄明白了大汾塘老村与新村的关系。 

  在与刘志贵老人的交谈中,笔者还惊奇地发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在我们的随意交谈中,刘志贵老人无意中说了一句话:“大汾塘原来还是一个圩场。”  

  怎么,大汾塘曾是个圩场?在史书上没有记载,我从没听人说过这件事;居住在距大汾不远,土生土长,年逾六旬的林柽华也没听人说过这件事。作为文史爱好者的我,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新发现。 

  但要有证据。 

  我赶忙问:“您说的大汾塘是个圩场,有何证据?” 

  刘志贵老人说:“大汾现在有一千来人,民国时期有四五百人。这里原来成过圩,是个圩场,是一条街。至今老村中还有叫‘面前街’、‘后面街’这样的地名。在村中小商店那里,聚居着十来户人家,那个地方叫‘新扩’,就是成圩后,从那里向新村中扩大的,因此叫‘新扩’。我们村民现在说的到“新扩”去玩,就是去那里玩。在新村中还有‘圩背’、‘圩顶’、‘圆圩’的地名。从雒容秀水过来大汾塘那个方向的一条路,现在仍然叫‘赶圩路’。在‘赶圩路’上,距大汾二三里地,有个地方叫‘凉亭’。那时,那里建有一座凉亭,赶圩的人们,会在凉亭歇歇脚,也有人在‘凉亭’这里卖粥,供赶圩的人止渴解饥。” 

  笔者赶忙问:“大汾塘是个圩场,是什么时候的事?” 

  刘志贵老人说:“我也不知道,我也是听长辈们讲的。这些地名口口相传,也不知流传多少代了,现在还是这么叫。” 

  应该说,大汾曾是圩场的说法,是可信的。 

  这里曾是圩场,说明这里曾经繁华过,会居住着有钱人。这个发现,很令我振奋。 

  我换了个话题,继续问:“现在大汾这里有没有姓雷的?” 

  老人想了蛮久,应该是慢慢排除吧。 

  良久,他缓缓地说:“没有。” 

  乾隆29年版的《柳州县志•卷之五•祭田》中提到“雷永积”其人,如果现在大汾有雷姓人家,我一定会到雷家好好谈谈,挖挖他家的历史。历史太久远了,雷姓人家已经迁徙,并不足为奇。 

  为进一步考证洛清江情况,我又到了鹿寨县水利局,查看了《鹿寨县江河流域现状图》。 

  在《鹿寨县江河流域现状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洛清江的支流是洛江(在《鹿寨县江河流域现状图》标注为“中渡河”)和清江(在《鹿寨县江河流域现状图》标注为“洛清江”)。清江由永福县向南流下,与由中渡镇流下的洛江在鹿寨县黄冕镇的旧街村汇合而为洛清江。洛清江由鹿寨县江口乡汇入柳江。 

在《鹿寨县江河流域现状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汾就座落在洛清江边。洛清江的另一条支流石榴河,也在大汾汇入了洛清江。 

  宗兄、柳州博物馆退休副馆长刘文提示我,洛清江与“相思埭”是否连通? 

  这是一个新的问题,我得好好考证。 

  我翻阅了记载唐朝历史的《新唐书》,《新唐书·地理志七上》有记载:“临桂,上。本始安,武德四年置福禄县,贞观八年省入焉,更名。有相思埭,长寿元年筑,分相思水使东西流。”(“长寿”,周武则天年号。长寿元年,即公元692年。) 

  《广西通史》称,相思埭“沟通漓江(桂江)柳江之航运,为桂林通往柳州的水路捷径。开凿前,桂林至柳州的水路运输,系由漓江经梧州,溯西江上桂平,北上黔江,又经象州入柳州,航程千余里。运河开通后,从桂林至柳州全航程仅三百里,故称桂柳运河。” 

  为进一步考证相思埭与洛清江的沟通现状,我电话咨询了在桂林会仙一带工作过的友人。我想,他应该知道“相思埭”的情况。 

  友人很慎重,查询了一些当地朋友,最后给我回话:当地人将“相思埭”又叫做“相思江”,“相思江”的上游是“太平河”,“相思江”在四塘汇入“四塘河”,然后流入洛清江。现如今,平常看不见“相思江”和“四塘河”两水相通,但一到涨水,两条江就汇到了一起。 

  综上所述,古老的大汾位于洛清江边,沿着洛清江,柳州可经过大汾,直通桂林。作为柳侯祠的祭田座落在大汾,就水运的便利来说,就理所当然了。 

  大汾很早就有土著人居住,这里主产稻谷,又是清代河运的交通要道,还是繁华的圩场。综上所述的诸般条件,柳侯祠(罗池庙)的祭田座落于大汾塘,是毫无奇怪的事了。 

  至于说到“大汾塘”村名的来历,1983年版《鹿寨县地名志》记载:“约清初建。因位于洛清江、石榴河分岔点,中有一塘,故名大分塘,后,‘分’写为‘汾’。” 

  实地考察,大汾塘屯,确实有个古老的塘,叫“廖家塘”。不知何年何月,有一堵灰沙墙从中隔开,一分为二。至今,这堵灰沙墙根依然存在。但这是不是就是大汾(分)塘村名的来历呢? 

  刘志贵老人说:“大汾塘这个村名的得来,不是因为那个廖家塘一分为二而得名的。是因为过去人说路途的距离,常用‘塘’来表示。一塘路相当于十多华里。现在距我们村十多里分别有‘花山塘’(即现在的屯连村)、‘莲藕塘’等。” 

  清乾隆五十九年版《雒容县志•卷之四•驿站》记载:“东去陆路,由县城底塘十五里至大汾塘,十里至桐木塘,十里至永福县独厄塘,交替铺递。……东去水路,由县城底塘十里至大汾塘,十里至崖头塘,十里至永福县鹿寨塘交替。……” 

  此书在《卷之五﹒户口、赋役》中也有记载:“……至近塘之村,兼有塘夫。昼递公文,夜则兼备火把……” 

  很明显,这里的“塘”,而非“水塘”的意思,而是“驿站”的意思。也就是说,大汾塘也曾经是个驿站,这与前面说的曾是圩场,共同见证了当年的繁华。 

  这也算是大汾塘得名的另一个说法吧。 

  (二)六末、独寨的考察 

  对六末、独寨的求证,我先是在鹿寨镇进行的。 

  2017329日,鹿寨圩日,在圩场上,偶见文史爱好者,年已八旬的易吉林老师。知道他是中渡人,笔者遂向其探问中渡的六末、独寨两个村落的情况。他顺口说了一些,看我一副不满足的神情,遂说:“我带你去那边的何景和中医诊所,何景和医生就是六末人,他知道情况。” 

  我们走进诊所,诊所里,还有几个人在座,也是中渡人。 

  77岁的何景和医生,很热情,招呼我们坐下,拿来纸笔让我记录。 

  何景和医生很肯定地告诉我,六末、独寨这两个村历史以来农作物主产都是水稻,解放初期各有水田400来亩。现在年轻人不再讲壮话,但老一辈人都是讲壮话。也就是说,这是土著居民,世世代代在此居住,不是迁徙人口。 

  这些都很顺利。 

  我再问:“这两个村是否靠近洛清江?” 

  在座的中渡人异口同声地说:“不靠近,洛清江在中渡那边”。 

  我又问:“这两个村距洛清江远吗?” 

  他们说:“远得很呢!” 

  我想,也许流经这两个村的不是洛清江而是其他河流吧。 

  我换了个问法:“这两个村靠近什么河吗?” 

  他们说:“这两个村没有河。” 

  我傻了,原来我听中渡人说,这两个村是靠近河的,怎么他们又说没有?难道柳侯祠祭田不在这两个村?难道是我错了? 

  我不死心。可能我们对“河”的理解有不同。 

  我再问:“难道一点河都没有吗?小河也没有?小沟也没有?” 

  何景和医生说:“有一点点,那不叫河,只是一点点水沟。” 

  有水沟?有门! 

  我再问:“这条水沟通到洛清江吗?” 

  何景和说:“不通,这条水沟只是流了几里路后,就消失到田里了。” 

  正在我满腹疑惑时,在座的一位50多岁的中年人开口说:“谁说不通?这条水沟通到中渡。” 

  何景和辩解说:“哪里通?那是另一条河。” 

  中年人说:“对啵,那是另一条河。” 

采访中(左起:何景和  刘江平  易吉林)   

  正在我找不到头绪的时候,诊所又进来一位老人。 

  看见这位老人,在座的一齐说:“好啦好啦,这是朝阳村民委退休的老支书,你问的这些他最清楚了。” 

  我赶忙请老人坐下。 

  老人叫陶志勤,77岁,朝阳村民委码头村人,在朝阳村民委工作18年,对朝阳村民委一带的山山水水了如指掌。 

  我反思了自己的提问是不是有问题。我问的是“河”,他们理解的“河”,最窄也能通小船吧。可能是我的提问不太准确。 

  我换了一个问法:“六末、独寨这两个村的村民平日里喝的是里的水? 

  他们说:“石燕坪的汶水(方言,即泉水)” 

  我再问:“石燕坪的汶水通到洛清江吗?” 

  陶志勤老支书说:“通呀!但水很小,一点点,涨水就大了。” 

  有门! 

  陶志勤和何景和两位老人先后回忆起来:“石燕坪的汶水以前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小时候都到水中嬉戏,洗澡,最深可达一丈左右。” 

  陶志勤老支书又说:“现在石燕坪有三个汶(泉眼),以前是十二个汶(泉眼),水很凉。”   

采访中左起:刘江平  陶志勤 

  那位中年人激动起来,跑过来,干脆用笔在纸上画出石燕坪的汶水流域草图:石燕坪的汶水流出来后,经过滩头村,六末村、独寨村,流过朝阳桥,再到龙耳村,然后流到南菜园村,流入洛江。 

手绘的石燕坪汶水流域草图 

  这就对了!这就是我要证实的。 

  想想,十二个汶和三个汶,古代的人口和今天的人口是一个概念吗?两个小时的求证,换来了圆满结果。 

  也就是说,柳侯祠祭田在六末、独寨也是有根据的,也是能通过水运运达柳州的。 

  为了进一步考证,2017531日,我与鹿寨政协文史委主任覃富军在中渡镇文史爱好者钟维正、中渡镇包村干部老陈的陪同下,驱车来到了六末、独寨现场考察。 

  闲坐在村头有几位老人,兰启荣(77岁)、卢启荣(75岁)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独寨村头访老人 

左起:钟维正(61岁)、卢启荣(75岁)、刘江平、兰启荣(77岁)、覃富军      彭发文/摄) 

  我问:“你们这两个村现在喝的是哪里的水?” 

  回答:“全是打井,喝的是井水。” 

  我问:“前面这水是石燕坪流出来的水吗?” 

  回答:“是的,但上游开始采矿后,石燕坪的水就污染了,不能喝了。现在全是打井,喝的是井水。” 

  我问:“石燕坪的水流到哪里?” 

  回答:“流的远啦,流到大海去。”略停,又加上一句:“先流到洛江。” 

  我问:“你们回忆一下,小时候石燕坪的水大不大?” 

  回答:“很大,我们那时候下去玩耍,水深没过头顶,大约有八九尺深。那时石燕坪有十二个汶,现在只是有三个汶,其他九个汶都堵塞了。” 

  我问:“你们小时候,石燕坪的水宽不宽?” 

  回答:“蛮宽啵,有三丈多宽。” 

  我问:“是不是可以通船?” 

  回答:“通得啵,通得。打渔的船都会升上来(方言,可以逆流而上)。” 

独寨村:村前流的即是石燕汶的水 

  我问:“村里老人是不是讲壮话?” 

  回答:“全是讲壮话的。” 

  我问:“全村有多少田?” 

  回答:400多亩。” 

  我问:“一直以来,独寨、六末这两个村都是种田的吗?” 

  回答:“一直以来,这两个村都是种田的,一直到现在,甘蔗也没有。” 

  我问:“你们这两个村有没有姓潘的?” 

  众人回答:“原来的没有,嫁来的就有。” 

  我问:“以前六末是不是叫绿鹅?” 

  回答:“没有,一直都叫六末。以前‘朝阳’叫‘官桥村’,‘革命化’的时候才叫‘朝阳村’”。 

  为了进一步证实石燕坪流水的去向,我们驱车来到中渡镇附近的南菜园屯,拍下来石燕坪流水与洛江的交汇处。 

  终于,完成了这次实地考察。 

石燕汶的水在南菜园屯流入洛江 

  (三)雒容县的县治在哪里 

  雒容县的县治,几经迁移,才迁徙到现在的雒容镇。 

  唐贞观元年~二十三年(公元627-649),设置洛容县,县治在今鹿寨县中渡镇白龙岩(今英山小学内)附近。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废象县并入洛容县,亦废慕化县并入古县,洛容县治迁移至米峒(今中渡镇大兆村旧县屯)。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秋,洛容县城由米峒迁移至灵塘(今雒容镇)。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洛容县改名雒容县。 

  也就是说,当年,从水路出发,柳州最近的县城就是雒容。从柳州水路出发到雒容县、省府桂林,必定经过洛清江。柳侯祠祭田设在这三个村,运输谷物是最便捷的。 

  七、《柳州县志•卷之五•祭田》中提到的“租禾”是什么? 

  柳州县志﹒卷之五﹒祭田》中提到的“租禾”是什么?笔者在《辞海》、《辞源》、《康熙字典》等工具书都没有找到这个词的解释,但却找到了“初租禾”的解释。 

  “初租禾”即秦朝的税制改革,就是说你第一次种的收获要交给政府,以后耕种的就不用再交给政府。也许,“租禾”就是“初租禾”吧。 

  八、《柳州县志•卷之五•祭田》中提到的“把”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把”是个不太确切的计量单位。而这里的“把”有什么不同呢?是不是随意的“一握”就是“一把”?这么随意的计量单位,怎么就会进入用词十分考究的《柳州县志》? 

  带着这个疑问,我到古籍中寻找答案。 

  在乾隆五十九年版《雒容县志•卷之五•户口/赋役》中有记载:“雒邑地多闲旷,户口不繁……其田有水有旱。旱即畲米与杂粮,统称‘地亩税’;水田或言块,或言沟、言洞(峒),具无定数。惟‘把’则司马称,自十斤至二十斤不等。凡当卖者皆以把言焉。” 

  《柳州县志﹒卷之五•祭田》中的“每把重一十五斤”与乾隆五十九年版《雒容县志》中的“自十斤至二十斤不等”是相符的。“凡当卖者皆以把言焉。”也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当时的一个交易方式。 

  至此,《柳州县志•卷之五•祭田》中有关柳侯祠祭田的记载终于找到了出处,能与今天的村落一一对应了起来。 

  ———————————————— 

  1唐长庆二年(822年) ,柳州地方人士为纪念柳宗元的政绩,建庙于罗池畔,取名“罗池庙”。后多称柳侯祠。(《柳州市志第一卷建筑业志第一章建筑工程第一节古代建筑》) 

  2康,当为“糠”的通假字。 

  3鹿寨镇鹅洲大队大汾塘,平地,970人,多属汉族。耕地1744亩,主种水稻、甘蔗。约清初建。因位于洛清江、石榴河分岔点,中有一塘,故名大分塘,后,“分”传写为“汾”。(1983年版《鹿寨县地名志》) 

  4中渡镇朝阳大队独寨,丘陵地,330人,多为壮族。主种水稻。耕地407亩。唐朝末年已有此村。村中有一小山,故名独寨。(1983年版《鹿寨县地名志》) 

  5中渡镇朝阳大队六末,半山区,331人,多为壮族。主种水稻。耕地126亩。宋朝已有此村。因多为卢、莫二姓,取名六末(谐音)”(1983年版《鹿寨县地名志》) 

  6雒容之产,莫盛于谷,而民间实无蓄积。(清乾隆五十九年版《雒容县志﹒卷之六﹒仓厫》)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