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镇周边地势平坦,盛产甘蔗、花生,稻谷也有相当产量。民国前期,鹿寨镇还无加工机械,糖、油、米的加工全靠“土办法”。人类就是这样不断适应现实,生存下去求得发展。
稻米加工
民国期间稻米加工工具种类有船碾、旱碾、舂臼(民间亦称兑坎)、坭磨等。米碾加工量大,效率高。当时鹿寨镇米碾有两种,一是船碾,一是旱碾。
船碾地址位于洛清江鹿寨河段下游,当时此河段是急滩。船碾利用河滩急水获得动力,推动轮叶,带动碾磙,把稻谷碾成米。船碾有两艘,碾船如同货轮,长约20—30米之间,置于最急流处,用缆绳固定;叶轮设于船旁,碾槽设在船上,槽成圆形,直径约4—5米;碾磙系于横扛上,一条轴心下系叶轮上系碾磙横扛;水推动叶轮,带动碾磙旋转,将稻谷碾成米。当时我家是做稻米加工生意的,时有请船运输稻谷到船碾加工。
这是周兴昌旱碾遗址,露出水面石头是简易坝址,长有草的地方是米碾厂。
上世纪60—70年代,听在县委食堂的掌锅师傅阳伯说过,在民国期间曾帮我家运谷去船碾加工。他说,船碾碾米比周兴昌旱碾快。窑上、甫里村一带农民也常挑谷子到水碾加工。碾船距离河岸约10多米,桇一桥凳作为上船路垫。由于船碾靠水流动力,故有一定局限性,天旱水小时,水流缓慢,推不动叶轮无法加工;涨大水时,河滩被淹没形不成急流,也得停止加工。船碾加工的米白而不碎,所以水碾米极受欢迎。
1945年后,鹿寨镇出现了稻米机械加工——人和米机厂,船碾加工逐渐被淘汰。
洛清江鹿寨河段下游河床现今变化很大,原来设置船碾的位置,按照现在的水流量,此处根本无法设置船碾——现在到了冬天,这里莫说设船碾,连人都可以走过河了,当然更形不成急流了。
再说旱碾,只有一处,是鹿寨人周兴昌所建,所以叫“周兴昌米碾”。其位于洛清江叉河中游,现在遗址仍存。此旱碾在河中筑一简易水坝,提高水位,建一渠道,与水轮相连,水从渠道经过,推动叶轮,其原理与船碾相似,米碾上方有一码头,所以叫“周兴昌码头”。
说起舂臼,在民国期间的农村较为普遍,鹿寨镇居民也有设置。解放后,这种加工方法仍存在较长一段时间。20世纪60年代我下乡到改江工作,住户就设有这种加工工具。舂臼由臼坎、舂锤和一头安装舂锤的大木头(通常是质地坚硬厚重的大杂木)组成。大木头像跷跷板,既固定位置但又能活动,利用杠杆原理(省力),脚踏一头,将添放在臼坎内的稻谷反复地舂,加工成米。这种加工方法,耗费许多人工,只解决家庭食用大米。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加工工具已被淘汰,甚而绝迹。
至于泥磨,也是以前乡村常用的一种稻米加工工具。民国期间,我家就是用坭磨加工稻米的,主要是为国民党军队加工军粮,也叫糙米。国民党军队粮食不够吃,用这种方法解决“填饱肚子”问题,因为这种方法仅是脱去谷壳,出米率高,煮后“发饭”(份量多)。泥磨的磨盘与石磨相似,直径约50公分,用竹篾围成圆箍,填充粘性坭土,劣实后镶嵌竹片作“磨齿”——这样磨出的米不像石磨那样成为粉末——竹片长约10公分,宽约3公分,镶嵌在上下磨盘内,约露出3公分。上磨盘有一漏斗,稻谷由漏斗漏下底盘,转动磨盖,即可将谷壳与米分离,成为糙米。分离的谷壳叫“老糠”,可作燃料。我家每月一般为国民党军队加工糙米几千斤。这种米虽然粗糙难吃,但富含营养,因为米皮没有去掉——据有关资料介绍,米皮营养价值很高。
黄糖片加工
民国前期,鹿寨镇农民所种植的糖料蔗,都靠土榨加工成黄糖片。现在的交通村,从前就有10家糖厂,有的独户建造,有的几户合股建造,糖厂设在“老鼠塘”一带(现百鑫商场一带)。未有建造糖厂的蔗农可委托加工,交加工费即可。这种压榨方法虽然原始,也能适应当时的生产力。
土榨由榨滚、榨轴(亦称榨心)、底盘、榨管组成。榨滚取材坚硬的油麻石(又称花岗岩),四周中部凿眼,镶嵌硬木,形成齿轮,有似机械钟的链齿。榨滚一般高约90公分,直径55公分,重约400公斤,分为公母两个。公滚所镶嵌的硬木比母滚长,上装设钢筋,榨管系在钢筋上,由两头牛拉动榨管,带动公滚旋转,公滚带动母滚双滚置于底盘上,中间有圆珠像似轴承。双滚平排,有一定间隙,甘蔗由间隙进入,双滚转动呑进甘蔗,将甘蔗汁榨出,流于底盘内。甘蔗一般需榨三次,才能榨干。有的厂装设竹管,让蔗汁直接流进糖锅。煮糖的锅一般有3个。第一锅将蔗汁中的水份煮掉,煮时要放适量石灰。第二锅用糖瓢不断搅动,叫做“打砂”。第三锅将煮好的糖浆倒进糖桌上了,糖桌分成小格,将木格取掉就获得糖块。100斤甘蔗一般可得12斤左右的糖片。榨糖季节,无论大人小孩,一般都可到糖厂绞“糖捧”,即用甘蔗放进煮好的糖锅内,让糖浆粘在甘蔗上,冷却后反复再粘多次,就会粘上不少糖浆,然后将糖浆取下,反复拉扯,使之变白,再将这白糖旋绞在甘蔗上,即为“糖棒”。这种糖脆而可口。
民国时期,鹿寨镇盛产黄糖片,每到产糖季节,蔗农把糖产品挑到市出售。南市街从原城关乡办公楼前一直到街口,摆满了黄糖片,所以叫做“糖行”。湖南等地糖商在产糖季节云集鹿寨镇收购,有的在行上收购,有的直接到糖厂收购。外运的糖片用糖篓专装。磨盘巷有几户专门制作糖篓的竹器作坊。糖篓用竹篾编制成筐,用纱纸裱里晒干,再用牛血掺以石灰刷凃,这样可以密封而不透气,保证运输过程中糖片干燥。
思义村废弃的糖榨石滚。四周为镶嵌木齒洞眼。
油加工
鹿寨镇地处平原地带,有不少洲地,极适宜种植花生、芝麻,所以每年花生、芝麻都有一定产量。民国期间,鹿寨镇周边农村花生产量约70—80万公斤,芝麻约20万公斤,此外,也产少量茶籽。与此应运而生的有不少大小油榨,比较大的油榨作坊为曾吉祥、朱钧隆。曾吉祥油榨房位于现今河边巷一号门牌内,设有几个油榨,年加工上万斤食油。油榨由榨筒、铁圈、榨尖构成,另有将凿了孔的大石头系吊于榨筒前的梁上作锤。榨筒用大杂木(一般是樟木)将内部挖空,作为装填油料,花生、茶籽需要碾碎,经过煮蒸,置于铁圈内,上下铺垫禾秆并高出铁圈,置于榨筒内。开榨时住榨筒加契木尖,搬动巨锤向木尖撞击,木尖被撞平后,又不断加契木尖撞击,直到把油榨干。所榨之油既清且香。
上一篇: 解放初期鹿寨人的文娱生活 || 下一篇:鹿寨县畜牧业的今昔